昨晚,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的周祖陵景区灯火璀璨、人潮涌动,“津陇和鸣续新章 协作共绘发展卷”津甘四地文化交流专场文艺晚会在此上演。来自天津的文化志愿者,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环县,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表演团队携手登台,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也为“春雨工程”津甘四地文化交流活动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紧锣密鼓排练忙
13日上午,南开区文化馆与天津市杂技团的演员们抵达庆阳市庆城县,马上紧锣密鼓地排练起来。排练现场,相声演员反复琢磨台词的节奏与“抖包袱”的时机;杂技演员一遍又一遍地调试器械,反复调整动作;歌舞团队不断优化队形和走位,寻找最佳视觉效果;主持人王渝琦与当地搭档反复核对串词,精心雕琢。
彩排整整持续了两天,每天从下午持续至次日凌晨。尽管疲惫,但演员们毫无怨言。深夜,在酒店房间里,演员们仍然忘我地排练,有的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表情和动作,有的轻声哼唱着歌曲,熟悉旋律和节奏。他们用汗水诠释着对艺术的热爱,用才情展现着天津文化志愿者的专业与担当。
文化交融绽华彩
昨晚的演出在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帷幕。舞台上,灯光璀璨,音乐悠扬,来自津甘四地的文艺工作者各展风采。由南开区文化馆选送的相声《同仁堂》率先登场,演员王铮鑫、郭明达将传统药铺故事与当代生活巧妙结合,逗得观众笑声不断。天津市杂技团的演员们带来的表演《俏花旦》《重蹬技》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歌伴舞《津门故里等你来》展现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城市风情。
同时,甘肃省三地的节目也各具特色。夏河县拉卜楞非遗演出团队的演员戴着面具跳起《白格尔》;环县歌手范兆君、韩金金演唱的《请到毛井来》,以质朴歌声勾勒出黄土高原的壮美画卷;庆城县特色非遗节目《荷花舞》生动诠释了《诗经》意境。
整场晚会通过“两地主持、四地节目”的融合形式,实现了艺术互鉴与人才共育。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与交融,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津陇携手情谊浓
数载春秋,情谊愈浓。自2020年天津市南开区与甘肃省庆城县、环县、夏河县三地携手开启文化交流合作以来,四地以文艺为媒,架起了一座跨越千里的“文化彩虹桥”。从最初的演出互访到如今的人才共育、艺术共创,这场“文化春雨”已深深浸润津陇大地。
此次文艺晚会是“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西部行活动之一,生动诠释了“文化惠民”的深刻内涵。文化志愿者们以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将津派文化呈现给当地群众,不仅传递着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凝聚着津陇两地的深情厚谊。南开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关煦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节目,更是天津人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