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XR沉浸式漫游到古籍修复,在天津图书馆,我们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的强烈碰撞!”
昨日,天津图书馆携手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学生古籍修复体验日活动。来自“阿曼中学生汉语桥团组”的20余名阿曼师生和来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以多种形式沉浸式学习体验天津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昨天下午,当阿曼师生和留学生步入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现场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古籍修复师为大家现场展示了古籍修复技艺的流程,演示“补、揭、托、裱”四大核心工序,并就“纸性分析”“浆糊调制”“虫霉防治”等关键技术作互动答疑。从古籍的破损原因分析到修复前的细致勘察,从纸张的选择到修补、装订等一系列步骤,修复师都进行了生动讲解,让大家对这项古老而精密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体验环节,天津图书馆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仿真破损古籍书叶和全套修复工具材料。在修复师的耐心指导下,汉语桥团组和留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动手参与到古籍修复中来。大家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模仿着修复师的动作,尝试着对仿真书叶进行修补。通过亲手操作,大家不仅切身感受到了古籍修复技艺的精巧与严谨,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中“修旧如旧”的智慧与匠心传承精神。
“整个活动都非常有趣味性和文化性,特别是对于古籍的修复环节,我希望能够把古籍修复的经验带回到阿曼,并且能够运用于阿曼的课堂教学。”阿曼中学带队老师法哈夫说:“中阿友谊源远流长,两个国家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国家历史都记载在古籍上,两国的人文交流也在进一步增强,这是令人欣喜的事。”
当日,汉语桥团组和留学生们还参观了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的服务区域,进一步了解了馆区的功能布局与服务内容。在XR沉浸式漫游空间,他们佩戴智能头显,于移步换景间“穿越”至大唐丝路,沉浸式感受历史魅力。在图书借阅区,在“馆中馆”音乐图书馆,书香与艺术之美为大家带来深刻的文化体验。
此次文化体验活动,为外国青少年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来自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阿列夫说:“我第一次接触古籍修复,第一次走进这样文化和科技结合的图书馆,我要把自己修复的这个书叶好好珍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