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情牵黄河处——天津市河北区与甘肃省玛曲县的山海情缘

发布时间:2024-07-05     文章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若论地缘,天津市河北区与甘肃省玛曲县,两地相距近2000公里,海拔高度更是相差3600余米,由此造成的差别可以说是“迥然不同”。按照党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自2017年起两区县建立起了结对帮扶关系,双方不惧山高路远,跨越千山万水,弥合千差万别,通过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携手步入了小康社会,而且自“十四五”以来,迈上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天津市河北区着眼现实,转变惯用思维,主动避短板,积极锻长板,探索出了一条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成功帮扶牧业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首先,立足丰富畜牧资源,引进先进牧业技术,拉长产业链条。一方面探索集约养殖路径。先后安排资金283万元,建立现代畜牧产业园,改变“看天散养”模式,进行科学饲养、集约发展的初步尝试。另一方面研究变废为宝方法。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00万元,建设有机肥料厂,将闲置牛羊粪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料,实现“一举四得”。

  其次,立足浓郁藏族风情,引进“创意河北”理念,发展特色产业。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00万元,扶持了唐卡绘制、藏族地毯、藏族服饰等一批小而美产业,建成欧拉特色产业园,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再次,立足独特生态优势,引进文旅协同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沃特村不仅是阿万仓镇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玛曲县贡赛喀木道景区承载地和全州“一十百千万”工程15个旅游标杆村之一,湿地草原优美、牧场优质高效、文化底蕴浓厚、格萨尔历史悠久、民俗风情淳朴。为此,河北区委派专家团队,经过多轮商讨,确定了打造高寒民族地区“旅游+休闲体验”“旅游+传统手工艺”融合发展模式的目标,绘就了特色民俗商业街区、格萨尔文化演艺广场、民俗文化创意街区、大地景观观光片区、草原湿地研学片区的宏伟蓝图。近年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900万元,建设了房车自驾营地、星空帐篷城、观景木栈道,并购买100万元环保设备,改善周边环境,提升沃特村游客接纳水平及服务能力。现在,设施好了,环境好了,游客留下了,效益起来了,旅游产业成为沃特村的支柱产业,阿万仓景区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次3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

  玛曲的发展凝聚着河北精神、河北价值、河北力量、河北担当。河北区将持续深化与玛曲的区域全面合作,奋力谱写两地东西部协作新篇章,携手迈上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