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感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春节里,忙碌的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4-02-17     文章来源:今晚报

春节期间,我市文旅局推出的“畅游津城”十大系列文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活动中的非遗展示、展卖、体验现场,总能看到忙碌的非遗传承人的身影。他们为游客讲解非遗项目传承历史和技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津湾广场的非遗展示活动现场,汇蚨源手工布艺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旭,一直在摊位前忙碌着。只要有人围过来,她都耐心地一遍一遍介绍,“汇蚨源手工布艺技艺,以制作具有津味民俗风格的手工布艺制品为主。您看,我们的手工布艺种类丰富,这里有壶套、压枕、鸳鸯袋、印袋、粉线、虎鞋、双头虎鞋、虎头靴、虎帽、虎围延、百桃鞋、鱼鞋、虎头衣、百家衣、百家被、老虎五毒枕等。”张旭告诉记者,从非遗展示活动开场,她始终坚守在摊位前,“尽管天气冷,但看到这么多人关注非遗技艺,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很开心。”

  在鹰帽制作技艺摊位前,第四代传承人于超,正在为游客讲述鹰帽子制作技艺,“我都是手工制作,鹰帽子的很多图案及元素有着不同的寓意,有象征着‘福’的蝙蝠、象征‘连年有余’的金鱼、有驱邪意味的如意等。”于超告诉记者,除了收藏爱好者,大多数人对鹰帽子并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些非遗制作技艺的特点,因此他特别珍惜每一次参加非遗展示活动的机会,“能够通过展示和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非遗,是我身为传承人的责任。”

  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郁从霞,从西岸非遗老字号年货节,到爱琴海非遗展示活动,忙得不亦乐乎。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是运用手绘和刺绣中钉线绣针法在面料裁片规定位置做艺术加工,使制作的服饰具有古朴典雅的质感,是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突出的艺术价值的传统技艺。为了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这项技艺,郁从霞专门制作了一批“布艺龙”。个头稍大一些的“金龙”,姿态昂扬,小一些的“红龙”则憨态可掬,没想到“布艺龙”在非遗展示展卖中大受欢迎,“年前做的布艺、文创等作品,卖出去上百件,出乎我意料。”

  此外,大郑剪纸传承人刘长会先后参加了西岸非遗老字号年货节市集和“相约航站楼”非遗展示活动。她创作的多个版本“龙年大吉”剪纸作品,受到欢迎。民间传统插花技艺传承人李雪蕾,春节前后走进校园和青年宫,为人们展示民间传统插花技艺。这几天她一直在天津民俗博物馆(天后宫)忙碌着,“为了更好地烘托节日氛围,我们精心挑选花材、现场插制作品。在天后宫展示民间传统插花技艺时,现场会有很多人围观,这是非常好的传播展示非遗文化的时机,我希望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插花技艺,能够被更多人熟知。”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