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态利用
6座历史建筑盘活案例

发布时间:2025-06-13     文章来源:今晚报

为了更好地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工作,助力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组织遴选,确定了2025年历史文化资源盘活推介案例。

法国公议局旧址

旧址位于和平区承德道12号,是一座建于1929年至1931年间的巴洛克风格建筑。1991年,法国公议局旧址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优秀近代建筑;2023年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2023年5月18日,利用该址设立的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

吉鸿昌旧居

这座花园路5号的三层小洋楼,曾是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生前最后的居所,也是其在津开展抗日活动的地下联络站、秘密印刷所,因楼外墙由红砖砌成又被称为红楼。

在2021年启动保护修缮后,复原了建筑原貌,更融入了声光电技术与场景复原,打造出“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

原开滦矿务局大楼

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建于1919-1921年,为开滦矿务局(中国最早官督商办民族企业之一)总部所在地,建筑风格为希腊古典复兴式,以14根10米高的爱奥尼克巨柱为标志。

2024年10月13日作为天津金融展示中心及金融机构服务中心开放。

天津市总工会

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

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路3号,始建于1956年,由著名建筑师阎子亨和陈淑琴设计,是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典型的民族歇山式屋顶建筑特色。

2024年9月作为“创意之城产业运营服务中心”开放,入驻数字设计、科创企业。

奥匈帝国俱乐部旧址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建国道100号,始建于1902年。2003年在海河改造过程中,该建筑被重新发现并确认其历史价值‌。

在改造过程中,这些超120年历史的木梁没有打进一根钉子,窗框、房门也按照历史照片进行了复原。目前是集咖啡西餐、艺术参观等于一体的商业艺术空间。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

1922年由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出资创建,是中国首个私立化工研究机构,旨在打破西方技术垄断。

2011年完成首次修缮,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启动环境整治工程;2024年10月24日正式作为范旭东纪念馆开放,展示民族化工发展史。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