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著名作家方纪的传记《挥手之间的人生》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纪念方纪同志的革命生涯和艺术人生,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挥手之间的人生》及方纪作品分享会”于10月27日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举办。
新视角助力津派文化
方纪(1919年10月27日—1998年4月29日),原名冯骥,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天津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为天津文化艺术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方纪的经典散文代表作《挥手之间》于1961年10月发表于《人民文学》后,又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几代人的记忆。作为解放区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方纪与孙犁、梁斌、王林、鲁藜、芦甸、杨润身等进城作家,共同构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津派文学创作的主体。
《挥手之间的人生》作者为方纪之子方大卫、方兆麟。方兆麟在现场介绍,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挥手之间的人生》以方纪的生平为主,下部《一个有使命感的作家》主要是从方纪文学创作生涯的角度,对他的作品写作年代及作品特点做一些简要介绍。《挥手之间的人生》一书的编撰,以大量全新史料,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重新回顾和审视了方纪的革命生涯和艺术创作,立足新时代,对推动津派文艺和津派文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分享活动中,方兆麟向市文联、市作协、市文史研究馆、社科院、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方纪生前曾工作过的部分单位以及部分高校捐赠了《挥手之间的人生》一书。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现场演绎了方纪的诗歌《大江东去》《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及散文《挥手之间》《海河,你为什么这么美丽》等经典作品。
现场追忆令人动容
与会者从不同角度研讨了方纪的文学作品和他对天津文化工作发展所做的贡献,深情处令人动容。
著名诗人郭小川的女儿郭晓惠出席活动,她满怀深情地对记者说:“方纪与我父亲从延安时期就是亲密战友,也是文艺创作上的同道。天津文化艺术界不忘前贤,非常令人欣慰。愿天津文艺界继承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革命精神,不断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艺精品。”中国文史出版社一室主任编辑王文运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编审这本书,我认为以前人们低估了方纪文学作品的价值,方纪作为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染力和历史意义。”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回忆,从1958年起就与方纪有长期工作接触,尤其在1962年,方纪作为“总领队”带着“年轻的”天津河北梆子小百花剧团南下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巡演,“在桂林时,不仅向我们讲述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情景,还以诗词引导我们欣赏桂林山水。”甄光俊说,由方纪提出的“挖整创移”——挖掘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改编、创作新编历史剧及现代戏、移植其他剧种优秀剧目,成为当时天津乃至全国戏剧改革的核心指导原则,“至今依旧具有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