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第七届红叶季于天津大学举行
冯骥才:这是人与自然诗画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5-10-27     文章来源:今晚报

红叶伴锦鲤、摄影配诗歌,一场洋溢着火热青春的表演,映衬着学子们的张张笑脸……昨天下午,作为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院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秋实·第七届红叶季,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内举行。在活动中亮相的冯骥才表示,未来希望博物馆成为同学们打开眼界、放驰心灵的地方。

昨天一早,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敞开大门,迎接师生前来欣赏城中最美的一面巨型红叶墙。院中,满墙的红叶不时飘落几片,轻轻搅动澄心池中的锦鲤,池中李白的雕塑和岸边徐志摩的铜像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特殊的深秋美好图景。大家在池边合影留念之余,还在欣赏今年诗歌摄影墙上的精选作品——已经走进第五年的“写给明天的自己”诗歌摄影征集,早已成为“红叶季”最具浪漫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环节之一。

昨日上午,在红叶季诗歌摄影征集活动中胜出的部分师生,在冯骥才博物馆正式开放之前抢先探馆,参观了文学、绘画和海外名人手迹展厅,大家惊叹于博物馆所“收纳”文学艺术的洋洋大观;下午上演的秋实·第七届红叶季诗歌音乐沙龙,则是天大学生自发创排的一台演出,诗歌朗诵《希望》《相信未来》、乐队演奏《Yellow》、古琴独奏《神人畅》、舞蹈表演《秋水》等,无不把美的感受一一传递给观众。

昨天的现场,冯骥才先生的出现让学生们倍感惊喜,无论是合影还是签名的要求,冯先生都一一满足,他还提议与大家拍了一张大合影,将红叶与笑脸悉数收录。他向记者介绍,每当秋意深浓的时节,天大师生都会相聚“红叶季”,大家捡拾红叶,拍照赋诗,弹琴歌唱,给明天的自己写一封信,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让校园生活充满诗意。他笑说:“往届活动都是我们策划演出,后来变成学生们自己演, 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场所。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诗画的融合。”他还表示:“欢迎大家都来看看红叶诗画廊,这些诗写得很好,我们的学生非常有才华!”

除了红叶季的活动,冯骥才表示,即将正式开放的博物馆将成为学生另一个要常来的地方。“这个博物馆群包含8个主题、11个展厅,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内容非常丰富。比如‘美的历程’展览,通过雕塑、陶瓷等展品,展示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审美嬗变,可以助力增强学生对民族美学的认知与认同。”

关于冯骥才博物馆还有多少惊喜?冯骥才“爆料”:“‘大爱厅’是我找莫言题的字,今后这里的活动会很多,比如诗歌会、音乐会、画展等形式;博物馆中间还有一个青藤小径,同学们可以在这里放松心灵,我们的校园文化空间也会进一步扩大。”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