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梦工场演播基地内灯光璀璨,备受瞩目的《色彩中国》2026天视新年巨献新闻发布会在此隆重举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文化重点项目正式进入紧张的棚拍录制阶段。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领导王奕、云燕、杨学哲、蔡晓江等,与参与录制的演职人员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创作激情高昂。
国家级项目纵深推进
匠心谋划铸就文化精品
作为由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倾力打造的2025“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色彩中国》2026天视新年巨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使命。项目组自今年年初建组以来,历经数月精心筹备与反复打磨,目前已迈入棚拍这一实质性制作阶段,意味着项目已从前期策划全面转入高效执行期,进入了成果冲刺的关键时期。
《色彩中国》第一季“河海津韵”曾以现象级的影响力,成功塑造了天津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创造了多个传播爆款,赢得了广泛赞誉。在此基础上,《色彩中国》2026将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跨越式升级。本季创作进一步强化天津作为津门文化枢纽的战略定位,创作轴线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双轴,深入挖掘与展现“八个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依托海河传媒先进的“融合实践”能力,持续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IP。
双脉交织绘就文明图谱
技术赋能颠覆视听体验
《色彩中国》2026的宏大叙事基于深刻的创作理念:运河泼墨,绘千年文脉;长城铸脊,守五色山河。节目将运河与长城的文化密码相融合,以双脉交织为叙事线索,巧妙拆解运河与长城所承载的文化密码,它们在京津冀大地上的交汇,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坐标重合,更是中华文明精神的象征聚合——运河滋养着绵延的市井烟火与开放包容,长城铸就了坚毅的民族脊梁与家国信仰。这一刚一柔,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的特有气质。
在视觉美学上,本季节目将以“五行蕴五色”为核心视觉母题,系统梳理和呈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厚重底色与与时俱进的时代新彩,旨在绘就一幅“从未干涸的华夏色谱”,生动诠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为实现这一宏大构想,节目制作将全面突破传统晚会的空间限制,大胆采用全影视化拍摄理念。深度融合VP虚拟棚拍、AIGC等前沿科技手段,力求实现虚拟时空与现实场景的无缝转换与有机交融,为全国观众精心打造一场情景交融、沉浸感极强的顶级视听盛宴。
融合聚力共创文艺新篇
非遗荟萃点亮《灯火人间》
《色彩中国》2026天视新年巨献,是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举全中心之力、集优势资源打造的匠心之作,同时也是海河传媒中心旗下文艺频道与文艺广播深度融合后推出的“新文艺”品牌再次发力、展示其创新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关键举措,充分体现了“融合聚力、共创精品”的战略决心与强大执行力。
发布会上,天视文艺频道总监张灏主持开机仪式并介绍该项目的具体进展,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王奕总裁对节目创作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强调要以精品品质呈现给广大观众,鼓舞了全体制作团队与演职人员的士气,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精雕细琢每一个环节,不负众望。
作为棚拍首日录制的重点节目,《灯火人间》的拍摄现场也成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盛大展演。宝辇、中幡、永音法鼓、古彩戏法等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亮相,极具天津地方特色的天津糖画、龙嘴大茶壶、煎饼果子、杨村糕干、吹糖人等民俗元素也齐聚一堂。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不仅为节目内容增添了浓郁的天津风味与人间烟火气,更使得整个录制现场气氛格外热烈、喜庆祥和,美好寓意弥漫其间,生动展现了天津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活力。
相信在扎实的进程推进与丰富的创意呈现基础上,《色彩中国》2026必将不负全国观众的期待,打造出更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与传播爆款,为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献上一场凝聚民族精神、闪耀时代光彩的中华文化盛宴。2026,让我们共同期待,与《色彩中国》再次相约,共赴一场绚丽多彩的文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