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发布《游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征求意见
至2030年运行游艇码头8处

发布时间:2025-10-08     文章来源:今晚报

日前,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有关设计单位编制的《滨海新区游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该征求意见稿,滨海新区将构建“文化体验—商务休闲—亲子度假—运动体验”全链条产品体系,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性游艇旅游目的地。其中特别提到,推荐至2030年运行游艇码头8处,总计提供水上泊位数约700个。

构建多层级游艇码头体系

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推荐至2030年运行游艇码头8处,分别是:大神堂码头、中澳码头、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码头、国家海洋博物馆码头、彩带公园码头、东疆游艇码头、海监码头以及南部片区码头(待定),总计水上泊位数约700个。

其中,1处(彩带公园码头)位于海河下游,7处位于各功能区沿海。涉及行政区主体为:寨上街道1处,中新天津生态城3处,东疆综保区1处,保税区临港片区1处,经开区中心商务片区1处,古林街道1处。

同时,构建多层级游艇码头体系。在东疆综保区建设综合性服务码头,在中新生态城临海区域建设休闲性码头,在滨海新区核心区域建设城市性游艇码头。

打造示范性游艇旅游目的地

规划中提及,滨海新区将创新打造“游艇+文化体验”“游艇+都市休闲”两大特色业态体系。推出“海河游船+游艇观光”“游艇+商务会议”“游艇+亲子度假”“游艇+海上运动”等多元化休闲产品,满足不同客群需求,构建“文化体验—商务休闲—亲子度假—运动体验”全链条产品体系,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性游艇旅游目的地。

在文化休闲场景深化方面,依托天津港历史文脉与海河文化资源,构建“海河文化—港口历史—滨海新城”游艇文化体验线路;融合天津海洋文化、港口文化与工业遗产特色,开发“天津港工业旅游+游艇观光”体验项目;依托“海空双港”优势,打造“离北京最近之海”的文化体验,拓展“亲海、近海、出海、品海”四大主题的都市休闲新空间,提升滨海新区作为北方游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与城市魅力。

推动多元化业态升级

根据规划,滨海新区游艇休闲旅游产业未来将突破以海钓为主的单一业态,拓展游艇旅游、水上运动、生态修复体验等多元化场景。结合“游艇+城市更新”项目,打造游艇主题度假区、特色餐饮、低空游览等配套服务,构建立体多元的消费场景。与此同时,进行季节性运营优化,用创新举措来延长运营周期。例如,冬季引入室内水上运动设施,开发冰上赛事、温泉游艇体验等“海陆联动、冬夏互补”项目,破解季节性瓶颈。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