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看好戏,在天津!“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沉浸式戏剧演艺活动将登陆中国大戏院、古文化街戏楼、天津金街“大铜钱”雕塑广场等九大津城核心文化地标。作为“天津银行·2025天津戏剧节”的重要板块,活动旨在深度打造“戏聚天津”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全民参与的戏剧生态。
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主办。
沉浸式演艺点位增加 戏剧品类全面升级
延续去年十一期间“无处不沉浸,打卡City Show”的火爆,今年国庆假期的“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活动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沉浸式演艺点位由去年的7处升级为9处——中国大戏院、古文化街戏楼、天津金街“大铜钱”雕塑广场、意式风情街、鼓楼广场、天津银行官银号支行、天津银行大理道支行、天津张园、南开大悦城·牛奶剧场九大核心文化地标将在津城构成一张“戏剧漫游地图”。
其中,中国大戏院将打开二楼阳台,推出“国庆游艺会”,在设立弄堂、共舞场、戏剧之窗等戏剧快闪点的同时,还将在大剧场上演多部重磅剧目;火爆全网的沉浸式话剧《日出》将于天津金街“大铜钱”雕塑广场惊喜返场,再现曹禺经典;古文化街戏楼将推出曲艺剧《海河故影》沉浸版,“楼上+楼下”联动,尽展天津时调与“参军戏”风采;意风区马可波罗广场以阳台歌剧《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选段等传递意式风情,让观众“在天津遇见意式风情”;鼓楼广场惊喜献上演艺灯光秀及曲艺快闪,为国庆假期增添一抹亮丽色彩;百年建筑天津张园则通过《津门往事》展览,还原历史场景。此外,南开大悦城·牛奶剧场将上演环境式悬疑音乐剧《无刃之镜》驻场演出;天津银行大理道、官银号两家支行将以戏曲、曲艺快闪贴近市民生活,真正实现“戏剧走出剧场,融入城市肌理”。
中国大戏院焕新亮相 变身“活态博物馆”
昨日,拥有近90年历史的中国大戏院迎来媒体探班。装饰一新的座椅、大厅布设的戏曲场景,以及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等人的珍贵照片,尽显这座大戏院的辉煌历史。戏院二楼尘封多年的阳台也被打开,透过阳台的帘幕,仿佛穿越时空,和当年在此登台的戏曲名家隔空以声腔对话。
这个假期,焕新登场的中国大戏院将重磅推出“国庆游艺会”,以丰富的活动将这座历史文物转化为一座可游、可感的“活态博物馆”。
“国庆游艺会”以“立体City Walk”形式,引导观众漫步于这座艺术殿堂。观众不仅可以在街头仰望阳台上水袖翩跹的戏曲表演,还可以步入戏院参观情境式展览《名伶之路》,在“科班”“戏台”“流派起津门”等主题场景中追溯梨园往事。展览集中呈现1936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奥的斯电梯、梅兰芳先生使用过的梳妆台等多件珍贵院藏文物,这一创新设计打破了静态观展模式,让观众在方寸之间感受天津作为“戏曲大码头”的深厚底蕴。
此外,每日不同时段,戏院各个角落还将呈现旗袍丽人舞、古彩戏法、传统戏曲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特色快闪,而大剧场作为戏院最核心的演出空间,将上演昆曲《怜香伴》、沉浸式相声《津味茶舍》、曲艺中篇《暗战津门》等重磅剧目,同期举办的“伶人故梦·经典电影展映”将放映何赛飞“金鸡奖”获奖影片《追月》、张国荣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黄美菊和陈丽君主演的越剧电影《汉文皇后》、舞剧电影《只此青绿》等影片,串联起几代戏曲演员的舞台风华。在副楼二层的“大喜戏台”,每日四场相声专场由天津市曲艺团与同乐汇相声团轮番献艺,实现动静结合、古今交融的观演体验。
从“观看”到“参与” 打卡津城玩法升级
本次“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活动特别策划了互动打卡环节,玩法升级,令游玩体验更加趣味盎然。中国大戏院、古文化街戏楼、天津金街“大铜钱”雕塑广场、意式风情街、鼓楼广场、天津银行官银号支行、天津银行大理道支行、天津张园、南开大悦城·牛奶剧场九大核心地标将设置打卡装置,市民游客可前往进行打卡合影,发布活动视频的参与者还有机会兑换限定文创好礼。
与此同时,在各点位的表演中,演员还会和观众近距离互动,打破观演界限,将“观看”转化为“参与”,鼓励人们主动探索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戏剧场景,在线下打卡和现场互动的快乐中深度体验“戏聚天津”的独特魅力,让戏剧节成为一段可收藏、可分享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