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津举行 第五届百花文艺周启幕
45部(篇)佳作 勾勒多元图景 共证文学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21     文章来源:今晚报

颁奖典礼现场

刘兰芳在颁奖典礼上演出

以百花之名,汇聚文学星河。昨日,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45部(篇)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其中增设“微型小说奖”,构建起集长、中、短篇及微型小说,以及散文、科幻文学、网络文学与影视改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学评价体系,彰显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多元面貌,更折射出文学与大众、与时代之间持续而深远的联结。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等文学界、出版界嘉宾,以及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著名编剧、导演陈宇,著名演员刘敏涛等文艺界嘉宾出席颁奖典礼。200余位作家、评论家、文学期刊编辑、读者代表、特邀嘉宾在现场共同见证文学的力量。

颁奖典礼上,刘兰芳、陈彦、郝振省、刘伯根、陈宇、刘敏涛受聘为第五届百花文艺周学术顾问,并共同为第五届百花文艺周启幕。

“和百花缘深”

获奖感言满含挚爱

百花文学奖始终以读者之心体察文学温度,以专业之选顺应时代变迁。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共有45部(篇)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此外,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芙蓉》《清明》《草原》《特区文学》《野草》《海燕》等文学期刊的27位编辑获得编辑奖,30位读者获得读者奖。

作家蔡崇达、肖勤、津子围、衣向东、袁炳发、贾梦玮、王威廉、肖睿、城城与蝉、赖继,编辑阿霞,以及读者赵毓文,代表各奖项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蔡崇达表示,在时代裹挟中,人们不得不告别自己的来处,奔赴未知的生活。“故乡并非仅是土地,更是每一个经过我们生命的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神源头,被沉淀为风土、习俗与理念,我们互为彼此的故乡。我通过写作,试图为这些漂泊的灵魂重建精神的故乡。希望我和这个时代这么多创作者的努力,能陪伴人们重新看见、发现我们正在一同构成的故乡。”

作为《小说月报》三十多年的老作家,津子围说:“感谢时代生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人间值得。《小说月报》是一座繁荣不衰的文学百花园,我将继续深入生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努力为这座百花园增添新的色彩。”

赵毓文是河北承德平泉县城的一位普通高中教师,此次作为读者奖获奖代表受邀到现场领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得到一本《小说月报》,上面选载了王润滋的《内当家》等优秀作品,读来爱不释手。”赵毓文充满感激,那期杂志他至今珍存,也自此开始订阅《小说月报》《散文》等杂志,一读就是几十年,“百花社的书刊成为我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窗口。”

每一届获奖作品集合均可视为一个时代美学风格与思想观念的镜像折射,不仅记录了社会变迁的情感轨迹,更参与塑造了时代的文化精神。这种与时俱进的特质,使百花文学奖成为观测中国文学发展走向的重要文化指标。

颁奖现场,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集艺术感染力与时代精神于一体,自然音乐器乐表演《文学的交响诗》由国际音乐艺术家陈志鹏领衔,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跨界融合;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的《汐月同升》则以身体语汇模拟渤海湾潮汐律动,意象化地呈现出“海上生明月”的东方诗学意境;四川籁之音歌行合唱团的《星辰大海》、朗诵《熠熠的光》以及刘兰芳的评书表演《岳飞传》,则共同构建起贯通历史与现实的视听现场。

不断破壁

一直与时代同行

四十余年来,百花文学奖始终与中国社会变迁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情感同构共鸣。尤其是打破了传统文学评奖的媒介壁垒,百花文学奖率先将影视改编、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新兴形态纳入评价体系。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不仅反映了其对技术变革与艺术融合的敏锐洞察,更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

“有好的文学基础太重要了。”到场嘉宾刘敏涛在回答记者“如何看待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时,深有感触地表示,“文学作品很重要,相当于我们的地基,我们的影视作品就相当于在地基上盖高楼。”

“感谢百花文学奖搭建起影像与文字之间的桥梁,进而赋予了我前行的力量。”一直致力于影视剧创作的赖继,获得了本次影视剧改编价值奖。他说,那些被文字凝固的瞬间,在影像中重新流淌,星辰的碎片散落在镜头旁,等待创作者去拾起、点燃。“我们今天站在这道桥梁之上,看见彼此眼中的光,那便是故事最原始的火种。愿每一帧画面都能承载思想的重量,每一个故事都能触动心灵的共鸣。”

科幻小说奖获奖者王威廉欣喜地看到,科幻不再是少数人的孤岛,而是万川汇流。“歌手、舞者、程序员、外卖员……越来越多不同身份的人提笔,用科幻故事回应这个科幻时代的存在焦虑,我们所有人正一同试探未来。每一种身份,都是一束折射时代的光。当这些光束交汇,我们便能看清通往明天的路标:未来,人如何继续创造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