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年会旧址举办纪念活动
回顾抗战历史 重温“爱国三问”

发布时间:2025-09-19     文章来源:今晚报

今年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提出“爱国三问”90周年。9月18日下午,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张伯苓研究会、严修研究会、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等联合主办的“牢记爱国三问 献智时代发展”主题活动在天津青年会旧址举办。包括张伯苓后人、青年学者在内的全体与会者一起回顾了南开抗日历史,探讨“爱国三问”的传承与弘扬。

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南开记忆》图片展,沉浸式观看了爱国主义话剧《南开记忆》和《满门忠烈话南开》视频短片,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重温了南开精神,深刻感受到张伯苓先生留下的不仅仅是学校,更是爱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90年前张伯苓提出的“爱国三问”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令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张伯苓研究会副理事长张鉴厵表示,“爱国三问”是张伯苓校长问学生的三句话,就是想让学生更有爱国意识,把中国人团结起来。带着这份爱国情怀,南开学子成立了东北研究会,撰写了《东北地理教本》,这相当于“爱国教本”。今天活动的举办地天津青年会旧址,是此前很多先烈先贤们组织过爱国活动的地方,今天的青年人再次点燃、举起爱国火种,继承这份爱国情怀。

“我们推出了《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史话》,一共12讲,从南开的初心、爱国三问到南开大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目的是传承南开大学的爱国基因,贯穿爱国主义精神。目前这本书已经出版,今年秋季开学已经在课堂使用。”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陈鑫介绍说。

8位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牢记爱国三问 献智时代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体会。大家一致表示,“爱国三问”不仅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强化了使命意识。

天津青年会旧址曾是近代思想启蒙和爱国运动的重要阵地,梁启超、李大钊、张伯苓都在这里发表过演讲,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家早年也曾在此从事爱国活动。在此地重温“爱国三问”,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精神的传承。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研一学生武佳伊说:“通过观看沉浸式的话剧表演,非常受触动,作为南开学子,我将践行好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精神,未来,我将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