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天津大学生戏剧节暨首届天津中小学校园戏剧节活动启动 冯远征进校园讲戏剧课 从天津军粮城到北京人艺舞台
冯远征的演员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17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昨日,冯远征在南开大学田家炳音乐厅的舞台上以“青春无悔·岁月有痕”为主题讲授戏剧课,分享自己多年的从艺经历和舞台经验以及对表演艺术的理解,他鼓励青年学子勇于表达、扎根生活,用戏剧传递时代声音。

从曹禺到“演剧学派”

冯远征介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中外闻名的专业话剧院,始建于1952年6月,首任院长为著名剧作家曹禺。在73年的发展历程中,剧院形成了鲜明的演剧风格,创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上演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剧目300余部,带领中国话剧首次走出国门并屡获大奖,培育了一大批活跃于当今舞台与影视领域的艺术家。

谈及“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冯远征直言:“北京人艺的演员需掌握独特的发声与吐字技巧,不依赖麦克风也能让观众听清台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台词方面,我们从中国的戏曲和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是在建院40周年时被命名的,其表演教学方法、发声方法是有独特体系的。”

从盐碱地到聚光灯下

“我上世纪60年代出生,生长在部队大院”,冯远征回忆道,“在我刚过完7岁生日不久,家里遇到变故,全家从北京搬到天津的军粮城生活,我在那里学会了很多农活,我没想到这段经历成了我未来事业中可以用得到的经历。”

回京后,冯远征曾梦想成为跳伞运动员,但因身体条件不佳未能实现,还因此错过了高考。后来他进入工厂修拉锁,业余时间与工友一起学习朗诵、声乐表演。他在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被导演张暖忻选中,出演电影《青春祭》男主角,虽然报考落榜,但演艺生涯正式开启。

从待业青年到专业演员

“我父母始终不希望我做演员。那部电影拍完后,我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我完成了一个拍电影的梦,又回到了待业状态。我知道你不支持我,但是我希望你给我一个期限。如果30岁时我还没有做成演员,就随便找份工作。’”1985年,冯远征经过努力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说:“我进入北京人艺后,父亲看过我的戏,但没有一次夸过我‘演得好’,后来我是从邻居和他战友口中得知的‘我父亲会以我为自豪’。”

在冯远征看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不仅是个剧院,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剧院的排练大厅有四个大字“戏比天大”,当被问到“戏真的比天大吗”,他说:“戏哪会比天大,但走进北京人艺大院,对我们来说戏就是比天大。”正因秉承着这样的职业精神,冯远征错过了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谈及表演和未来的艺术之路,冯远征表示,表演是技术,更是真诚的表达。演员不仅要掌握技巧,更要保持真诚才能打动观众。作为演员出身的院长,他也曾面临行政管理上的挑战与压力。他认为艺术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每一次角色的塑造都是对人生的深入理解。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