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点燃新时代少年爱国情怀
开学第一课 跨时代交流让爱国主义精神浸润日常

发布时间:2025-09-05     文章来源:今晚报

梅江中学

和平区中心小学

昆明路小学

第二新华中学

昨天,新学期正式开始,本市众多中小学以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为核心,展开了“开学第一课”。来自关工委、平津战役纪念馆以及天津市烈士陵园的讲解员们,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历史故事,引领学生们深入探索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点燃他们的爱国情怀。

梅江中学

提出三点“行动约定”

在新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昨天上午8:00,天津市梅江中学举行“赓续荣光砺壮志,薪火相传启新程”开学典礼,同时也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回溯与亲历者口述的红色主题课堂。平津战役纪念馆讲解员与老山战役参战老兵同台,通过“坦克桥”壮举、战场生死故事等细节,再现中国军人“不怕牺牲、杀敌报国”的红色精神,让跨越数十年的英雄气概在新时代引发共鸣。

“没有名字,没有墓碑,战士们以生命为代价,用坦克和血肉之躯,在护城河里架起了通向胜利的桥。”开学典礼上,25岁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唐煊为师生带来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回顾,“当年的坦克虽已沉入海底,但坦克桥所蕴含的向死而生、视死如归的红色精神却从未消散。”

如果说“坦克桥”是历史的丰碑,亲历老山防御作战的参战老兵谢苏南的口述则让红色精神有了可触的温度。“胸口都别着光荣弹,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谢苏南说道,而他也在战斗中重伤,敌人炮火袭来时,他左臂动脉、静脉全断,鲜血“像喷泉一样喷”,是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冲过来止血,才抢回他的命,“另外一位战友就牺牲在我前面,我的命是战友换的。”强烈信念与情怀深深打动了全场师生。学生代表献上鲜花,以表达对英雄前辈的崇高敬意。这场跨越时代的交流,成为革命精神传承的生动一课。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英雄们用最冷的河水、最烈的炮火换来的,英雄不是课本里的文字,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名字和故事记牢,我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八年五班张思源说。

典礼上,刘启玉校长在致辞中向全体师生提出三点“行动约定”,争做精神的传承者、勇于行动的挑战者和未来的创造者。“这场开学典礼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新学期的奋进起点。”

和平区中心小学

以“红色故事”为钥匙

让爱国主义信念生根发芽

“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少先队员,敬礼。”当五星红旗在校园上空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响彻云霄,关工委退役军休所的老兵们胸佩勋章,目光坚定,与和平区中心小学国旗班的少年一同面向国旗庄严敬礼。

戎心传红色故事,师者启少年壮志。昨天的校园格外不同,学校特意邀请关工委退役军休所老兵上了一堂红色微课程。携着岁月荣光走进课堂,以“红色故事”为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段段镌刻忠诚与热血的烽火记忆。

和平区关工委副主任、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赵恩奎是一名海军,在某型号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工作24年,在保卫南沙、建设南沙斗争中亲眼见证了人民海军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在学校阶梯教室内,赵恩奎分享了自己为某国产型导弹在台风中心区做破坏性实验的经历,分享了在浩瀚海洋上保家卫国的日子,那些与风浪搏斗、与时间赛跑的瞬间,他的讲述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子,让红色基因在年轻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历史更显厚重。另外几名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以亲身经历为线索,将烽火岁月与和平年代紧密相连。他们动情讲述在抗战中涌现的英雄事迹,再现那段用生命捍卫家国、用信念照亮黑暗的峥嵘历程。孩子们凝神倾听,仿佛感受到历史的脉搏与先辈的呼声。

和平区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周琦和校长李际萌寄语学生,更期盼大家从“听故事的人”成长为“写故事的人”,从“仰望世界的人”蜕变为“联结多元文明、推动共促合作的行动者”,以少年之我为天津注入新的城市叙事。宣讲不仅在一颗颗纯真的心田播下红色种子,更在共鸣中让爱国主义信念生根发芽。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尊严源于奋斗,复兴重在传承。

昆明路小学

对和平的珍惜与向往

让英雄故事代代相传

昨天上午,和平区昆明路小学以“幸福进取共成长 追光而行向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一场融合历史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开学典礼,学校还特别邀请了和平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团长和天津市烈士陵园的宣讲团成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珍贵的照片,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刻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清晨,校门口和一楼大厅就热闹起来。师生们将假期制作的和平鸽粘贴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鸽造型展板上,一年级新生还用手掌蘸取颜料印出鸽子形状的小手印,共同组成大型和平鸽图案。

开学典礼结束后,学校继续展开了一系列弘扬抗战精神的校园活动。和平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团长孙健向学生们讲述了天津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和平区革命遗址在那个动荡时期的历史故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随后,天津市烈士陵园宣讲团也向学生们分享了二战期间日本强征中国劳工的悲惨历史,以及一位名叫许守旺的抗日英雄的故事。“我们希望借助开学第一课的机会,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战历史。”烈士陵园宣教部讲解员纪婷婷说,“希望孩子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英烈精神,让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

五年六班的周梓墨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昆明路小学德育副校长温梦竹表示:“学校通过多元互动体验和创新数字技术,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可感、可思、可悟’的开学第一课。此次开学典礼通过多元形式,引导学子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拥抱开放、追求卓越,为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新华中学

连线新疆边防官兵和小学

跨越数千公里同上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新华厅里座无虚席,身着整齐校服的学生和英姿飒爽的老兵,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屏幕。屏幕那边是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和新疆迈丹小学的师生代表,虽远隔数千公里,但他们此时正在通过视频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

第二新华中学“赓续荣光砺壮志 薪火相传启新程”开学第一课更是将爱国情怀体现在每一个活动细节中。3400余名师生在操场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与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太湖路街道签订共建协议,聘任5名老兵为校外辅导员,邀请他们走进校园,用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述红色故事、传递革命精神。

当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某边防连官兵和迈丹小学的师生们共同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成为此次天津、新疆两地两校共上开学第一课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屏幕那头的教室里是身着军装的边防军人和迈丹小学的师生代表。

新疆迈丹小学党支部书记塔来拜克介绍,迈丹小学是一所边境乡村小学,也被称为“国门小学”。2025年迈丹小学被克州授牌为“少年军校”。当边防连连长关蒙蒙铿锵有力地完成发言敬起军礼的那一刻,第二新华中学新华厅里响起阵阵掌声。

当这趟跨越数千公里的开学第一课接近尾声时,第二新华中学的学生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郑重地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学生们举起右手,高呼出“青年奋斗有为!强国复兴有我!”的口号,宣誓声响彻新华厅。

第二新华中学书记、校长廉朝表示,在这个令人振奋人心的日子里,开学第一课要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国防并不遥远,更希望活动能够指引学生们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江河,将家国情怀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