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巨星:宋应星画传》《天工开物——彩绘影印注解版》新书发布
图书舞剧联动 弘扬科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29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适逢舞剧《天工开物》来津演出,昨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天津大剧院举办了《科学巨星:宋应星画传》《天工开物——彩绘影印注解版》新书发布会,同时邀请舞剧主创团队为新书揭幕,实现图书与舞剧联动,携手打造中国特色科技文化IP(知识产权),弘扬科学精神。

《天工开物——彩绘影印注解版》以现存最早的明崇祯年间涂绍煃刊本为底本,复刻了这部经典的初刻本。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名人画传”系列的开篇,《科学巨星:宋应星画传》由南昌大学教授朱虹、南昌工程学院教授龙溪虎创作,系统性梳理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领域的成就,并巧妙融入他在《野议》中针砭时弊的政论、在《思怜诗》里忧国忧民的诗句,立体呈现了他从屡试不第的“落榜生”到科学家、“既观星象,亦悯苍生”的传奇人生。画传中收录了百幅手绘插图,从缫丝织帛的精细步骤到冶炼金属的生动场景,皆以明代原版线描为蓝本复刻,并辅以现代科学注解,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古籍中的“倭铅”“乃粒”等术语。

朱虹介绍了创作初衷:“长期以来,学界对宋应星的研究多聚焦于《天工开物》的技术记载,缺少对其生平与思想的系统性梳理,难以展现其精神全貌。经过多番讨论,我与龙溪虎教授确立了‘以人带史、以史见精神’的创作方向,希望通过画传形式,让宋应星从典籍中‘走出来’,成为可感可知的文化符号。”

朱虹希望通过这部画传引导读者重新认识宋应星,“它填补了宋应星研究的‘通俗化’空白,通过诗、书、画融合的形式,让《天工开物》的技术记载转化为可传播的文化IP,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案例。书中展现了宋应星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高度契合,可为青少年科学启蒙提供生动教材。《天工开物》曾影响欧洲工业革命,我们期待这部画传能成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新纽带。”

图书出版方向舞剧出品方及主创人员赠送了图书。舞剧导演陆川表达了对宋应星的敬仰,并分享了跨界创作心得:“我本就喜爱舞蹈,能够投身舞剧创作十分兴奋。无论舞剧还是电影,都是通过人物命运展现时代、传递精神。此次舞剧创作,我融入了电影叙事手法,注重以人物驱动故事,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影像干扰演员表演。”

图书出版方与舞剧出品方均希望通过联动,架起连接历史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的桥梁,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合力,共同推动《天工开物》及其所传递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