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推出反映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合作交流的力作——长篇报告文学《鲁班出海——鲁班工坊建设纪实》(以下简称《鲁班出海》),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天津市文联会议室举行。活动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承办。现场,相关单位领导、专家学者及主办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鲁班出海》的作品价值,以及鲁班工坊在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合作中的重要意义展开深入交流。
微观人物故事讲“世界视野”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宣布设立10个鲁班工坊以来,这一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已在亚、非、欧30个国家落地运营,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多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成为中外职教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展现其建设成就,作家狄青历时三年创作《鲁班出海》,通过采访亲历者,以微观人物故事与宏阔历史视野,呈现鲁班工坊的海外发展,以及其在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人文交流中的作用。
狄青表示,作为天津人,记录鲁班工坊这一家乡的亮眼成就,既是责任也是荣幸,希望作品能为天津文化传播添力。“中国优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理念之所以能够输出,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力量。”狄青告诉记者,传承中国工匠精神和古老智慧的鲁班工坊,是新时代中国对外交流合作“走出去”的成功实践和崭新模式,它带着中华文明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基因,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油站”与“练功房”。
作品启动多语言翻译
作为鲁班工坊参与者,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云梅称书中人物故事真实动人,期待作品以有声书、纪录片等形式触达更多年轻人。出版方百花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薛印胜介绍,该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五年,出版前经六位专家审读把关。后续出版社将开展多场景推广活动,并启动多语言翻译,助力鲁班工坊这一“天津名片”海外传播。
研讨环节,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光明、天津市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副主任杨延等专家学者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鲁班工坊是天津职教出海典范,而《鲁班出海》填补了其在文化传播界的空白,作品兼具文学温度与历史深度,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质载体。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鲁班出海》兼具思想性、文学性与新闻性,完整记录鲁班工坊从天津原创到国际品牌的历程,还原中外职教人情谊,解析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作用,展现中国大国风范与共享发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