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天津站举行
解读城市基因 超百万人次感知运河津韵

发布时间:2025-08-25     文章来源:今晚报

“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第七站日前抵达天津,拉开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此次活动由首都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主办,以“运河千年 津彩流韵”为主题,通过文化座谈、运河长卷钤印、运河主题市集等活动,追溯运河如何“载来”天津,解读它塑造的天津城市基因与文化特质。活动吸引了百余名读者现场参与,在线观众达138.5万人次。

“琉璃瓶脆高擎过,争买朱砂一寸鱼……”活动伊始,由《阅读大运河》《运河沿岸西青文脉》《天津传:海晏河清看津门》《在鼓楼,听津声》四本运河主题书籍内容节选编排而成的朗读节目《津沽文脉 运河回响》率先登场,表演者将天津人乐天达观的个性娓娓道来,而活动现场,一幅徐徐展开的京津运河长卷则成为焦点。

在文化座谈环节,三位学者齐聚一堂,于历史考据与现实观照的交织中,展开有关运河的深度解读。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吉东解读了天津的地理位置:天津的城市格局沿着运河带状延伸,桥梁成为交通与商业的纽带,而南来北往的人更造就了天津“五方杂处”的人口结构。作家、知名策展人徐凤文表示:“天津的河西务、杨柳青、北仓、南仓……地名都带着运河漕运和南北物资流通、人员往来、口味交换的印记。运河也赋予了天津人苦中作乐、豁达开朗、幽默热情的性格气质。”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编剧陈建忠则以其话剧《运河1935》的创作为例,解读了京、津、冀三地有关运河的文学创作。在座的观众无不从中感知到了运河记忆和天津文脉。

活动现场,为“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天津站独家定制的城市漫游活动也同步开启。而同时开启的“运河主题文化市集”,则成为运河非遗活化传承的实践场域。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