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艺津味儿话剧的开山之作复排
新演员扛起老道具 再《闯江湖》

发布时间:2025-07-10     文章来源:今晚报

排练厅里,破旧斑驳的箱柜桌椅背后,是新中国成立前闯江湖戏班子困苦生活,以及无奈签下卖女契约的悲恸……昨天下午,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大型津味儿话剧《闯江湖》复排建组发布会举行。这部入选文旅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的作品,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滨湖剧院开启首轮演出。

复排 天津人不变的精气神

作为天津人艺津味儿话剧的“开山之作”,《闯江湖》创作于1980年,由戏剧大师吴祖光根据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亲身经历编写,描绘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评剧艺人“以义气对抗命运”的生存史诗。

复排导演罗军表示,虽然时间过去大半个世纪,但《闯江湖》中的那些人物,他们在艰辛生活中展现出的澎湃生命力依旧令人震撼。这正是复排这部天津经典的现实意义。天津人艺副院长刘岚表示:“此次复排突出展现剧中艺人的情义,照见的是天津人骨子里的韧劲儿、乐呵劲儿。这份精神跨越时空,正与当代青年困境中的韧性共鸣——为时代存正气,就是我们的初心。”

《闯江湖》曾于2019年历经一次复排,让导演罗军惊讶的是,当时的票房远超大家预期,“老观众和年轻观众一起坐在台下,他们都想看看,大半个世纪前的天津人艺经典话剧究竟怎么样。”天津方言是《闯江湖》的重要内核,在排练场,新一代演员们用地道的天津话表达喜怒哀乐,此时的“津味儿”,不单单是刻板印象中的风趣幽默,而是有血有肉,深深浸泡在生活里。主创纷纷表示,《闯江湖》不是过时的台词,而是天津话剧的“基因库”,《闯江湖》靠的就是地道的方言、市井烟火气。因此在排练时,要敢较真把自己“泡”进那个年代的津味儿里,让观众都能尝到戏的“真味儿”。

传承 道具比演员还“老”

“你们看那些道具,他们就是首版《闯江湖》的桌椅、木箱,已经40多岁了,比很多演员的年纪都大。”罗军告诉记者,这些细节也成为一部话剧传承的具象表达。首版《闯江湖》由大导演方沉执导,颜美仪等主演,呈现的是天津人艺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由年轻演员担纲新的《闯江湖》,其中光是00后演员就有五六位。

罗军表示:“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努力贴近那个时代的生活质感,刻苦提升戏曲技能。其实他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他们能赋予角色更符合当下的理解和时代气息。随着时间推移,对人物和作品的解读会变得更清晰,也会加入现当代的审美视角,新时代带来了理解的新维度。”

“因为剧本出自大师之手,分量太重,就像《雷雨》一样,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敬畏心,不敢轻易触碰。”罗军和主创表示,前辈们树立的艺术高度,对后来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但大家的信心也极为坚定——传承不是复制粘贴,要让经典长出新血肉,让年轻观众从历史中照见现实,这才是文艺作品不断赓续创新的意义。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