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共产党人在五大道地区革命足迹”研讨会3月12日在拜石博物馆举办。天津文史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深入发掘、有效利用和平区五大道地区红色资源,进一步提升地域形象,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老同志陈浙闽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不仅有汇聚多国建筑风貌的小洋楼和众多名人旧居,而且也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利用五大道独特的、相对隐蔽的环境,传播进步思想,开展革命斗争,展现了高尚品格,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天津市关工委和有关部门,深入挖掘并利用这里的红色资源,推动在润园举办“毛泽东和天津人民在一起”展览,并命名“天津市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已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五大道地区遍布共产党人、志士仁人的革命足迹,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
陈浙闽指出,在挖掘共产党人、志士仁人革命事迹的过程中,要坚持四个“重”:“重大人物”,即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重大事件”,即发生在天津但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重大影响”,即某个节点或某个作品产生范围广、时间长、得到社会认可度高的影响;“重点可开发”,即资源是可开发并且可利用的重点,能在社会上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研讨会是继“毛泽东和天津人民在一起”研讨会后,召开的又一个研讨会。天津市关工委宣传部部长贾长华说,研讨会的宗旨是通过深入发掘“共产党人在五大道地区革命足迹”,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并择机推出展览,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生动的“红色记忆”教育。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永立,和平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平区政协原副主席于长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王凯捷,市政协文化文史处副处长马俊波,和平区政协文史委秘书孙铭,五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金彭育,“中国好人”、五大道义务讲解员张振东,润园展览馆、润城文化公司经理张阳,和平区作协秘书长刘彩霞等参加研讨会。
与会学者认为,挖掘五大道地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研讨共产党人的革命足迹很有意义。专家、学者建议:深入挖掘和利用发生在五大道地区的革命故事、历史事件,搜集珍贵历史资料,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和载体;整合五大道地区的革命遗址,编撰名录、红色主题书籍等,为相关研究提供权威的参考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设计专门的红色旅游线路,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历程。同时,加强与学校的通联,引入红色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开展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革命历史的意义。由此,让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深刻爱国之情,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