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

发布时间:2024-09-27     文章来源:中新网天津

24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在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召开“蓟州区用好用活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主题新闻发布会。蓟州区委书记贺亦农在会上介绍,蓟州区是联合国命名的中国“千年古县”、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也有决心、有信心打造成全市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天津市蓟州区供图)

  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方面,蓟州有2245年建置史,现存不可移动文物229处,保护面积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位,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蓟州区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抓手摸清文物底数,目前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4处。2024年,蓟州区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两个“规划”编制工作,划定区级文物单位保护区。计划实施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白塔寺等文物修缮工程。同时,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街”,持续提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渔阳古街品质,其中包括投资2900万元的独乐寺数字博物馆;打造“一园”,投资5000万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保护展示园一期工程;办好“一展”,依托平津战役司令部旧址,办好平津战役精品展;推出“一剧”,进一步打造《天下盘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编撰“一书”,出版《诗词中的蓟州》《典故中的蓟州》《青史中的蓟州》等系列丛书。

  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蓟州区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五年规划,着力打造京津冀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首选地。现初步形成了以“两馆七点位”为核心的蓟州红色教育体系,打造了《一封未发出的鸡毛信》《铁血担当铸就历史主动》等一批精品课堂。今年以来,共接待外省市45批次、近2000名党员干部。此外,蓟州区着力打造的5条红色主题精品线路深受游客欢迎,其中“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今年以来,接待红色旅游游客210.8万人次,增长70.4%。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蓟州区启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投资4.9亿元建设精品文旅项目26个,其中投资1.4亿元的潮玩谷、投资4000万元的“津门天路”正式运营。目前,蓟州区精品民宿已经发展到405户,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还将开展精品民宿100强评选活动。大力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举办文化大师课和系列艺术节、音乐节、系列体育赛事,打造大平安书画、玉石庄民俗等一批特色文化村,“家有儿女国际影视研学基地”落户蓟州。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的工作思路,今年策划举办40项特色文旅活动,目前已开展长城国际马拉松、盘山开山节等20余项活动。上半年蓟州区接待游客1287万人次,收入75亿元,分别增长26.2%和12.3%。

  在文化惠民方面,今年以来,蓟州区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体育公园1个,更新和新建健身园、运动场等设施67处,截至目前,蓟州区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位居全市前列。实施送文艺下乡系列活动,全年送戏下乡208场,送电影下乡1.1万场,组织系列惠民演出,蓟州区4个村“村晚”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同时,为全区精品民宿配备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尹学芸为代表的本土作家图书13种,推动渔阳酿酒等非遗产品进农家,让游客在住美宿、赏美景、尝美食、品美酒的同时能够读美文、结美缘、享美感。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