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荷、暮霭、云极、夕岚……中国传统色,是古人观察天地四时记录下的风雅,蕴藏着中国人独有的东方美学与生命哲学。
如今,这些色彩,被鸵鸟墨水一一复原。
任文娟,鸵鸟墨水新一代掌门人。她的母亲魏淑荣,曾执掌鸵鸟三十年。
1935年,一家名为“诚文信”的文教用品店,在海河之畔的锅店街上开张了。店铺主营印刷,兼营文具纸张、油墨材料。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环伺中国,外国洋货大肆倾销中国市场,挤压本土民族工业。看到店内经销的全是洋货,23岁的店员郭尧庭深感痛心,决心自主研制国产墨水。
历经数年艰苦攻关,1945年,中国第一滴鞣酸铁墨水,也就是蓝黑墨水,在天津诞生了。
鸵鸟墨水原董事长魏淑荣说:“鸵鸟,在沙漠里疾行,有一种顽强的精神,坚韧不拔。我理解的鸵鸟,应该是几代人不懈的艰苦奋斗。”
鸵鸟墨水品质上乘,完全可以媲美进口墨水。仅一年多时间,就驰名全国。各地的代销商超过500家,成功打破进口墨水的垄断。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鸵鸟疾步如飞,先后联并大小35家企业,成立天津墨水厂。新生的鸵鸟,很快便迎来了巨大挑战。1963年,国家档案局给天津墨水厂下达了专用档案书写墨水的研制任务。
鸵鸟墨水技术总监刘宝珠介绍:“这个碳素墨水,只有用了颜料,用了炭黑,你书写的墨迹才能永久保存。但是颜料不溶于水,当时技术人员进行攻克,在这个炭黑颗粒周围做氧化处理,让它亲水。”
一时间,永不褪色的鸵鸟墨水,火爆全国,成为风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书写工具变革,几代人书桌上的必备品,逐渐无人问津。昔日辉煌的鸵鸟,陷入困境,负债近800万元,举步维艰。
1998年,魏淑荣临危受命担任厂长,提出企业改制。
鸵鸟与天津大学精细化工专家合作,共同研发的热敏可擦除墨囊,一经推出,就迅速抢占市场。2023年,鸵鸟销售墨囊4亿支,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
目前,鸵鸟拥有120多个品种,数千种色彩,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40%。同时,鸵鸟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出口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