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遗
杨氏根雕技艺让枯木再逢春
在“留大作小”中展现自然之美

发布时间:2024-07-10     文章来源:今晚报

杨氏根雕作为蓟州区的区级非遗项目,在蓟州区下营镇赤霞峪村已经传承130多年。第四代传承人杨长祥在30多年的创作中不断精进技艺,把木雕、泥塑、微雕等技艺的特点融于一体,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杨氏根雕艺术特色。

  根雕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杨氏根雕技艺在传承中最大限度地保留根料的天然质感和自然物象,减少人工雕琢,既有古朴之美又传递出自然神韵。

  杨长祥告诉记者:“杨氏根雕技艺是家族传承,我们所用的根料全部是自己亲手采集、亲自处理的。创作过程基本上有挖料、浸泡、去皮、修剪、精雕、打磨、打蜡等几道工序。秉承的原则是‘留大作小’,要尽可能地保留树根原有的形状。这就要求挖料的时候,要善于发现根料的奇、特、怪、妙之处,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每当看到一块根料在自己的手中一点点变化,最终成为一件受大家喜欢的根雕艺术作品,杨长祥都会感到特别幸福。

  说到自己如何走上根雕技艺这条道路,杨长祥说,一方面来自家族传承的责任,另一方面自己也确实喜欢。“从我有记忆开始,祖父和父亲他们创作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耳濡目染,我也从小就很喜欢这项技艺。”这让他很早就确立了学习根雕技艺的决心。为了更好地提升技艺,杨长祥四处拜师学艺。他先后拜师学习了木雕、泥塑、微雕,并将这些技艺融入根雕中,让作品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技艺的融合,也逐渐形成了杨长祥自己的创作风格。

  同时,杨长祥还先后参加过天津大学的非遗传承人初级研修班和高级研修班。“两次学习收获满满。不仅增强了信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连日来,杨长祥一直在为建立杨氏根雕工作室和展览馆的事忙碌着,“工作室和展览馆规划为两层,还有个把月就能完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示根雕作品,另一方面可以为与大中小学进行互动搭建平台,方便让更多人了解根雕艺术,做好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杨长祥对记者说。

图片来源天津非遗中心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