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范制葫芦“八臣瓢”上有什么图案?用《红楼梦》里妙玉给薛宝钗用的茶具“分瓜匏斝”喝茶是怎样一种感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天津葫芦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赵洧(上图)经过多年钻研,终于复刻出这两件“传说中”的葫芦艺术品,让人们体验到非遗葫芦制作技艺带给生活的惊喜。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天津葫芦制作技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从创始人赵锡荣到第四代传承人赵洧,历经百余年传承与发展。赵洧在葫芦种植加工工艺研究中,不断融合创新元素,通过范制、烙绘、醒模、彩绘、贴金、雕刻等多种工艺,让传统样式的葫芦焕发出新的魅力。近年来,赵洧在葫芦制作技艺上除了传承范制、雕刻等工艺外,还不断复制那些濒临失传的葫芦工艺,再现葫芦制作技艺的精湛之处。复刻“八臣瓢”和“分瓜匏斝”就是一次虽艰难但成功的尝试。
“八臣瓢”是产自唐朝的范制葫芦,现收藏于日本的博物馆,是现存的范制葫芦实物中最早的一个,它证明了我国是范制葫芦最早的国家。“八臣瓢”上有三组人物图案:孔子拜访荣启期图,苏秦、张仪向鬼谷子求教图,商山四皓图。为了还原“八臣瓢”,赵洧不仅请在日本的朋友拍摄图片,还亲自前往观看。经过反复揣摩、研究,最终复刻成功。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复原?赵洧告诉记者:“葫芦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特别是古代文人们都很喜欢葫芦,他们把传统文化融入葫芦技艺中。‘八臣瓢’上的图案就是葫芦制作技艺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代表。我对这件作品的复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还有一件复原作品叫“分瓜匏斝”。在《红楼梦》第41章里有“妙玉请吃茶”的描述,妙玉拿出的三个杯子,材质分别是犀牛角、玉石和葫芦,葫芦的杯子叫“分瓜匏斝”。赵洧说:“匏杯在范制葫芦中是很实用的器具,古代官吏、文人很多都用匏杯。由《红楼梦》里的这段描写可知,当时把葫芦器具和犀牛角、玉器放在一起,说明它很贵重。这两年我做了很多匏杯,还把插花用的花器、香道里的香器、茶道用到的器具等都范制出来。”
在非遗体验活动中与人们互动,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中小学接洽非遗进校园活动,与涉农区县洽谈助农合作,筹备葫芦技艺纪录片的拍摄……这段时间,赵洧忙得马不停蹄。他表示:“身为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我不仅要进一步提升非遗技艺在艺术上的高度,还要利用非遗技艺帮百姓做更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