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项工作更好
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更新服务
天津20世纪建筑遗产
活化利用正起步

发布时间:2024-10-29     文章来源:今晚报

静园

天津劝业场   杨鸿钦摄

冯研院

  劝业场大楼、五大道、南开中学、利顺德饭店、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体院北居住区、第一机床厂……这些天津人耳熟能详又承载了城市记忆的地标建筑都出现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等主编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年度报告(2014-2024)》(以下简称《年度报告》)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今年是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成立10周年,《年度报告》记载了九批900项建筑遗产,其中天津共有58个项目被推介。

  “20世纪建筑遗产” 发端与天津相关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秘书长金磊介绍,“20世纪建筑遗产”这一概念的发端与天津相关,目前900多项世界文化遗产中有100多项20世纪遗产,但提到中国建筑,国际社会的概念还停留在古建筑阶段。“20世纪建筑和当代遗产”概念诞生时,“天津已经有877项成果,那时的名称叫历史风貌建筑。”

  近百年来,天津建筑文化以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特点而闻名。从1860年开始,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匈帝国等9个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在天津设立了租界,大规模的租界建设,使得西洋建筑文化和技术涌入天津,天津的建筑从中国传统形式走向了中西荟萃。从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天津的建筑风貌与众不同,异彩纷呈的天津近代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苏斌多年致力于近现代建筑遗产的研究保护,回顾我国近现代建筑史学科开创之初的情形,徐教授自豪地说:“1988年清华大学汪坦教授带着课题调研全国16个沿海和港口城市,第一个就是天津,以天津的近现代建筑作为样板,展开了近现代建筑史研究。”国际上认识现当代中国建筑,天津也是一扇窗口,金磊透露,2004年马国馨院士代表中国建筑界向国际建筑师协会递交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单》,21项代表建筑中就有天津的广东会馆。

  作为遗产保护专家,徐苏斌见证了天津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保护从无到有的历史。2010年,在市文物局领导下,她参与了我市解放北路街区、五大道、中心花园、日租界和意租界5个历史街区的调查工作,最终五大道和意租界马可波罗广场顺利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各界对于天津近现代建筑遗产这一“宝藏”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城市建筑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朱铁麟以“多元的拼贴城市”描述天津,天津的20世纪建筑遗产涵盖不同年代,它不但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北方中心城市,也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国际化新思想、新概念的涌入也在津沽大地留下各种痕迹,“更丰富、更多变、更活泼”是朱铁麟对天津的评价。作为天津人,朱铁麟说自己的家乡是“最有趣”的,而“社区”又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可以让人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城市的气质和历史风貌。

  如何延续天津的城市文脉、如何保持天津的城市特色、如何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特色风貌的迭代衍进过程,是城市建筑师们不断深入思考的核心问题。“一个现代开放的国际大都市,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能力,又要继承独有的城市精神”,朱铁麟用“年轮”比喻这个多元时代中历史文化建筑丰富的街区城市更新理念。他举例,大家熟悉的鞍山道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这里曾是日租界,有武德殿、静园等风格明显的日式建筑,上世纪这里也留下了八一礼堂等苏联风格的建筑。作为和平区的生活中心地带,这一街区还分布着不同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居民住宅。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以微更新、渐进式开发为理念,通过对历史资源的合理利用探索并构建多元建筑保护体、多层次开放空间、弹性产业布局、绿色慢行系统,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潜力,既让不同时代和历史瞬间的建筑共生在街区中,又通过各种市政管网的升级改造,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获得工作、生活上的便捷。

  “利用是更好的保护”已形成共识

  “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一个年轻的概念,遗产保护的观念也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断更新和修正。徐苏斌通过自己的研究梳理,把20世纪建筑遗产从“文物”“革命文物”“现当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概念中渐渐明晰出来。“1996年以前,老房子残破,我们从修建筑的角度去维修,旧材料旧工艺全部换掉;现在是修遗产,会考虑真实性原则,追求使用原材料原工艺,甚至会参照场景复原”,金磊表示,“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已经远远无法描述“建筑遗产”,“最突出的例子就是2000年之后的建筑,比如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作为近二十几年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它显然无法用文物的概念阐释,但它的价值足以成为建筑遗产。”

  “建筑遗产”的概念在更新,遗产保护的理念也在更新,从简单的“保护”到活化利用、焕发老建筑的新生命。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舒平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利用是更好的保护”在业界已经形成共识。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旧址就在河北工业大学校园内,它记载了天津甚至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重要部分,现存南楼、北楼和团城三座建筑及校门分别建于1933年、1936年和1900年。“虽然经过几次变更,但南北两楼一直被用作教学楼,现在南楼一层、二层被布置成校史博物馆,新生入校第一课就是到这里了解学校历史。”舒平1987年入学就读期间,也在这两座教学楼里学习,“一直被使用的建筑比没人住的空房间会获得更好地保护,这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

  保护建筑遗产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价值,舒平介绍,桃花堤紧邻北洋大学堂旧址,每年桃花节期间旧址对所有人开放。南楼校史博物馆里,上世纪30年代的拼花砖地板和仿造当时教室环境复现的一堂英文课,一下子把人带回那个北洋大学堂初创的年代;北楼门前停满了学生们的共享单车,教室里老师正在用多媒体设备传授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这样跨越历史的场景在北洋大学堂旧址(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东院)每天都在上演,见到这一幕的人们,一瞬间就能了解20世纪遗产保护的意义。

  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各界积极参与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如何深入发展和开拓的课题。金磊介绍,《年度报告》完整收录了十年间九份“倡议书”原文,清晰记载着遗产保护探索和发展的来路。“2016年,吴良镛先生出席第一批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会的时候就叮嘱我们,你们不能只是挂牌,要为活化利用多做实际工作。”

  徐教授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大沽船坞的故事。2008年夏天,距于家堡CBD开工只有20天,徐苏斌和同事们接到了评估于家堡CBD用地中轴线上大沽船坞旧址规划的任务。大沽船坞,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中国北方第一个近代化造船厂,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的近代第三所造船厂,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当时我们看到的计划,是拆除大沽船坞旧址建一座大沽船坞主题公园。保护文化遗产和建纪念公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解到这一情况,徐苏斌和同事们赶紧写了倡议书,借国家文物局的会议反映了这个情况,最终经过各方协调,CBD往西移了200米,保住了大沽船坞遗址。“2008年的这件事,是我们认识工业遗产的起点,2011年我们对滨海新区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普查,2012年对全市工业遗产进行了调查,总计122项。今年,马尾船政、江南造船厂等与大沽船坞以‘自强运动工业遗迹:中国传统社会迈入近代化摇篮(船政文化史迹)’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洋务运动时期珍贵的遗迹。”

  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一个跨体系的概念,后续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都需要学术界、文物界、城建领域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如何立法保护,谁来监督执行,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金磊认为,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工作,必须把主旋律唱响,推进国家20世纪学术平台建设,直接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更新服务。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供图)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