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4岁小孩姐硬控 文艺是天津的日常
她叫李秋政,刻苦已是一种习惯,苦练八年,雏凤凌空

发布时间:2025-11-04     文章来源:今晚报

李秋政剧照 

这位14岁“网红”,这张照片最火 

李秋政日常训练 

李秋政《天女散花》装容 

李秋政演出照 

李秋政的日常:

——先跑个十来圈的圆场。戴好盔穿好改良靠,双手掏翎子下腰,起身接翻身加亮相,来十遍;腕花出,转身飞脚背后接枪!再变倒提柳,出枪!一个矮翻身,回首掏翎子下场,额,十遍……

好英武,“小扈三娘”。——头戴凤冠,身穿贴金彩绣蟒,全身得有十多斤重从头压到身。

款步而出微微含笑,正冠理装亮相,右腕绕扇左手翻转水袖,转身微探似在观鱼,仰头望天仿佛寻月。韵白婉转含情:“丽质天生难自捐……三千宠爱一身专。”唱腔珠圆玉润:“海岛冰轮初转腾……”

好端庄,“小杨贵妃”。——清晨五点半起床,六点到校,开始做准备活动;六点半早课开始,各种基本功练习,八点下课,半小时吃早饭;接着上剧目专业课;下午一点开始上文化课、化妆课、服装课等;下午五点半上晚课,晚上七点左右,到家,还得练功两小时……

好辛苦,网红小秋政。巧合之下,她在中国大戏院红了,苦练八年,雏凤凌空。

运气与实力双在线 把“艰辛”练出“成就感”

天津文旅热潮不断;89岁中国大戏院,戏曲氛围浓厚;本身运气和实力双双在线……作为戏曲快闪中的“小杨贵妃”,小秋政“红”得“猝不及防”。

就在戏曲快闪进行中,第一波视频已然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刷屏,流量起来了!

“粉了!粉了!”

“惊喜好看,实打实有料。”

“上硬核了,咱天津人待客,必须好看!”

……

原来,最早安排表演《贵妃醉酒》的演员因为演出时间冲突,所以主动推荐了小秋政“救场”——看着她长大的,刻苦练功有底子。

刻苦,对小秋政来说,已是一种习惯。

6岁那年,姥姥姥爷在看戏曲节目,小秋政瞬间被那华美的服饰、优雅的身段吸引。

在一家艺术机构,小秋政先学花旦,很快就字正腔圆地唱起《卖水》《红娘》,后来改攻青衣,9岁又练刀马旦。

考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前的“集训”,小秋政每天练功12个小时起步。因为不能开空调,每次全身都湿得透透的,衣服都能拧出水。

走圆场、压腿、扳腿……有枯燥更有哭出声的疼痛,可每次听到老师与家长说“有进步”,立马满血复活,硬生生把“艰辛”练出了“成就感”。

双向奔赴 文化DNA正解锁出新光彩

小秋政今年开始走读。现在,每天放学到家后的练功,在家人督促之外,开始自我加量。

沉浸式,成了小秋政练功的常态。比如,练声腔练身法,“‘腔儿’的‘弯’转不好,我一遍遍地唱。打出手的感觉不太对,我一遍遍地练,一定要找准尺寸。”

刷短视频当“休息”,可要是刷到某出戏、某个角儿甚至某句唱,她立刻开始延伸搜索,就忘记了时间。

唱红天津,中国大戏院唱红。这里是梅兰芳等京剧大师曾经登台的地方。

“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大戏院给我带来的好运。”小秋政自己也燃起来:“我会继续努力,将来要在中国大戏院的舞台上给大家唱整出《贵妃醉酒》。”

“我真的很开心自己是天津人,因为哪里都能接触到我喜欢的京剧。”氛围感拉满,让她觉得幸福感爆棚。

她有一个近目标:未来能在天津所有的戏曲舞台演出,为家乡观众、八方来客唱大戏、唱好戏;还有一个远目标:成为一名戏曲老师,将所学所悟尽数“反哺”给这份热爱。

她的双向奔赴里,藏着津派文化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它早已刻在天津人的基因里,也正通过她这样的年华,解锁出新光彩。

天津一直“出产”京剧“神童”,涵盖四梁八柱各行当。他们普遍从5岁左右开始,或被授以“家学”,或在各类艺术机构、国粹班开始学习,将来“入科”在专业院校学习,也会是被选择的好苗子。据了解,目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学生中,18岁以下的就有近百人。天津有沃土也有舞台,这些未来的艺术传承者,正像小秋政一样,在天津向阳而生、逐光而行,未来可期。

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传统文化新表现形式吸引。关注“她”喜欢“她”,也许最后会成为“她”。惊叹自己“血脉觉醒”,实则是在天津传统文化浸润中与这份美丽美好深度共鸣、自然迸发。

当传统与未来交织碰撞

当热爱的力量清晰可见

在天津,是否也有某个瞬间

让您“DNA动了”

愿您分享所思

我们一同聆听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