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进入“下半时”,不少驾驶人开始按计划自驾游玩。公安交管部门提示,在出行中要避开一些高发的事故风险,提高警惕,远离危险。
危险行为一:
跟车太近
节假日期间自驾出行集中,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车速快、车流集中,此时若跟车太近,很容易与前车追尾引发事故。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超过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时速低于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遇到事故时,要牢记“车靠边、快警示、人撤离、即报警”处置要诀。
危险行为二:
警惕“黑白双洞”
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免不了会经过隧道。如果是白天行经隧道路段,由于隧道内外光线明暗差别较大,入口往往一片黑暗,出口则是刺眼的白光,很像是“黑洞”和“白洞”,此时眼睛需要几秒适应这种明暗变化。
进入隧道前,应按限速标志的提示,提前缓慢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并开启近光灯。一旦进入隧道,在眼睛“暗适应”期间不必慌张,将视线注意点调整到隧道远处,保持原车道匀速行驶。隧道内按照限速行驶,并保持安全车距,禁止变更车道、随意停车。驶出隧道时,等眼睛“明适应”结束恢复视力了,看到解除限速标志再进行加速。
危险行为三:
高速行车错过出口
在高速公路行驶中,一旦错过出口或意识到走错路,有些驾驶人会出现停车观望、倒车、逆行、不开转向灯强行变更车道等违法危险操作,这些会导致严重后果。
驾驶人最好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了解沿途关键节点、高速出入口位置等信息,行车途中注意观察交通标志标线,避免因不熟悉路况或疏忽大意错过出口。一旦错过出口,应“将错就错”到下一个出口下高速,重新规划路线。
危险行为四:
山区道路不减速
山区道路相对狭窄,弯道坡道多,驾驶人途经时如果有不减速、不鸣喇叭或驶入对向车道的行为,很容易与对向来车发生碰撞引发事故。
行经山区道路时,经过弯道要多鸣喇叭,提醒对向车辆前方有车。行车中不要与前车距离太近,不在弯道处超车,不占用对向车道。下坡时应选择中低速挡位,缓慢行驶,不得空挡溜行。
危险行为五:
不规范使用安全带
对车内人员来说,安全带是在撞击、翻滚、急刹车等意外发生时最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可以将人体固定在座位上,免于与挡风玻璃、座椅、中控台及车内其他物体相撞或被甩出车外。无论是开车还是坐车,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上车就系安全带,全程全员都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