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雄关、山川河谷、美丽村落……在昨日的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的大美赛道上,各国选手和蓟州村民击掌致意,在长城上留下欢笑与合影,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壮丽的自然风光,再次倾倒全球跑者。
作为中国首批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全球最酷的十大马拉松之一”,已经举办到22届的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有哪些“新意思”?本届马拉松活动组委会成员、丹麦信天翁旅行社执行主席拉丝·菲是今年路线的策划者之一。据他介绍,本届马拉松42.195公里的全程赛道里,贯穿山间梯田、果园与村落的乡间小路占比近70%,“我们想让选手们跑过更多中国的田园村落,体验地道的人文风情。”
奔跑 跑出别样风景
从起终点的黄崖关长城景区,到沿途穿越的9个美丽村落,以及此次“国际跑道”的数十条乡村小路,都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昨天上午,第一批出发的参赛选手刚从黄崖关长城正关广场跑出,就被路边身着中国传统喜庆服饰的刘庄子花会表演吸引了目光。来自澳大利亚的跑者克里斯汀和花会的鼓手合影,她说:“跑上了长城,又看到这里的表演,这很中国!”
“我们这次在沿途设置了13个保障和展示点位,有由镇村干部和群众志愿者组成的啦啦队,还有展示当地地道非遗项目、丰富农副特产及文创产品的展区。”在第一个保障点位旁,蓟州区下营镇党委书记李鹏岳介绍,这次展示的刘庄子花会表演就是村民们自发组成的,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传承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加油啊,这小伙真有劲儿!”“渴了在这拿水!”5月的蓟州,运动员的足迹穿梭于村落之间,沿途风光旖旎,道路干净整洁,乡音间流露出淳朴的幽默与智慧。赛道两边果园里的山楂树、核桃树、栗子树随风摇摆,国际马拉松的赛道两边,交织成一幅最美乡村画卷。
马拉松 为乡村文旅上分
长城脚下的黄崖关村被列入了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村党支部书记史贺东介绍,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这次马拉松又给我们带来了一波热度,村里的农家院民宿入住率达到95%。
据了解,蓟州区自1994年乡村旅游起步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区的乡村旅游已辐射到区内20个乡镇、100多个村,农家院(民宿)发展到2445户,其中精品民宿420户,床位6万张,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6万人,受益人口达18万人,形成了“百村创建、千户发展、万人参与”的格局,先后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
第22届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的热火举办,正是蓟州文旅和乡村建设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