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活力 打造新意 天津文旅今年这么干
核心IP推新 文旅项目出新 惠民演出上新

发布时间:2025-03-26     文章来源:今晚报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激发文旅活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会上介绍,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61亿人次,同比增长10.9%;国内游客旅游花费2931亿元,同比增长32.3%;接待入境游客36.99万人次,同比增长32.4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5%;天津邮轮母港共接待国际邮轮105航次,接待出入境游客35.74万人次。

  全市文旅系统将通过“七个聚焦”——“聚焦上合契机,彰显文旅担当”“聚焦协同融合,推动全域发展”“聚焦海河禀赋,擦亮城市名片”“聚焦提振消费,丰富文旅供给”“聚焦文明创建,推进文化惠民”“聚焦主客共享,提升服务环境”“聚焦宣传推广,推动引客入津”打造文旅新意,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赋能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

  三地协同发展

  打造核心IP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第11年,天津将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主动谋划,在文化、旅游、文物、广电四大业务板块上做文章,策划推出更多主场活动,打造品牌亮点,提升天津文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创造性和贡献度。

  今年,本市将打造“海河之夜”核心IP,擦亮“河海津韵”城市名片。拓展提升海河文化旅游带。统筹规划提升海河文化旅游观光带品质,塑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客厅;优化提升海河游船产品供给能力,撬动海河沿线文旅产业扩容升级;打造水岸高空观览项目;探索利用海河沿岸超高层建筑培育高空观览项目,形成高低错落、立体化的海河文化旅游景观;深度打造“‘桥’见海河,邂逅浪漫”品牌;推出海河之夜——桥边音乐汇、桥边舞蹈秀、桥边非遗展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交响乐、民乐、流行乐、京剧、舞蹈等艺术展演、非遗展示等百场活动,让市民游客深度感受天津高雅艺术气息和深厚文化底蕴。

  盘活历史资源

  打造文惠项目

  在盘活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将重点推动李吉甫旧宅、河北区东西里、原新华信托银行大楼等文物建筑盘活开放。持续推进鼓楼—古文化街、文化中心等重点片区提升。跟进推动携程度假农庄、武清区运河不夜城、津湾广场文化承载力产品打造和商业配套、市内免税店和阿星人乐园等项目落地。

  在文化惠民项目方面,将创排京剧《潞安忠魂》、交响乐《战旗》、舞蹈剧场《青·润》等作品,复排京剧《华子良》(传承版);举办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活动;组织国家级重点艺术院团和市级专业艺术院团知名艺术家参演的新创或保留经典剧(节)目展演,预计演出超过200场;举办第十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突出群众主体性,推出近40项重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活动等。

  服务公共文化

  提升国际影响

  今年,本市将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深化全民阅读,打造“天图夜读”“清悦之声”等品牌;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在文旅宣传方面,天津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耕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内容,加大对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宣传力度;持续推进天津入境旅游T计划,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和境外旅游促销活动,与白俄罗斯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结成对口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日本大阪世博会,全方位展示天津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等。

  顺应年轻态趋势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今年,天津文旅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紧扣都市型特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出因时而异、四季咸宜的旅游产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把握体验式需求,增加高水平、高品质供给,提升沉浸式、融入式体验,加强精细化、文明化服务,优化旅游市场秩序,增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

  顺应年轻态趋势,瞄准年轻群体需求,推出个性化、互动性强的产品,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引领消费新风尚。厚植人文韵优势,深入挖掘和提炼天津“八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创新文化发展形态,倡扬具有津派特点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叫响“河海津韵”城市名片。

  京津冀协同发展

  贡献天津文旅力量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天津将通过共同完善文旅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扩大文旅产品供给,共同开展文旅宣传推广和共同提升文旅市场监管水平,推动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将组织天津交响乐团精品剧目《长城》京津冀巡演;加大高水平演唱会、音乐节的供给;共同打造邮轮旅游产品,共同推出京津冀携手粤港澳银发旅游列车;共同举办以“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的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此外还将丰富京津冀“当日往返游”“周末串门儿游”和“长假深度游”三大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打造“天津始‘钟’响你”文旅活动品牌,常态化开展三地旅游宣传推介。

  四个“融合”

  助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5年,天津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龄覆盖、全时体验”的文旅消费生态,助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加强文旅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持续孵化“鼓楼津声”“天津市海棠花节”“运河桃花节”等标杆IP;二是加强国潮IP与地标场景融合,精准锚定互联网时代消费需求,构建年轻化文旅生态;三是加强文旅产品与消费的融合;四是加强文旅品牌与活动的融合,持续深化“天津始‘钟’响你”总主题,统筹全市文旅资源和活动,不断推陈出新。

  三方面着手

  增强群众获得感、满足感

  一是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组织开展第六批文化馆评估定级,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二是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推出“海津讲坛”“音乐大讲堂”等品牌公益阅读活动,精心组织天津音乐节、戏剧节,推出“你好,天真”少儿创意美术系列活动、第五届模特秀、第六届舞蹈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深入挖掘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潜力,推进公共文化云、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推动古籍经典的保护与传承等。

  用文物讲文化、讲文明

  推出系列革命主题展览

  去年,全市文博场馆共推出各类展览589个,开展社教活动11038场,接待参观人数175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6.9%。2025年,天津文博场馆将推出“实业兴邦——近代天津工商实业展”“海河历史文化展”等各大主题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一系列革命主题展览将推出,如天津博物馆的“九河怒潮——天津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展”;平津战役纪念馆“赤胆战敌寇 热血润津沽——党领导下的天津人民抗日斗争专题展”“凯歌壮山河——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抗美援朝经典战役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将推出“‘革命伴侣 伉俪情深——纪念周恩来邓颖超结婚100周年’展览”;国家海洋博物馆“民族之光——西南联大抗战大后方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等。

  摄影 记者 吴迪(海河夜景资料图)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