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热播,也带火了“天津烧饼”,近日,一些外地游客就把特色烧饼店作为在天津旅游的打卡地。
上周末,本市多家烧饼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不少人专程赶来吃顿早餐,还有游客从外地赶来品尝和购买天津烧饼。今年春节期间,《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上映,节目中天津烧饼亮相,皮酥料足、热气腾腾、油香四溢,一经播出就馋坏了众多网友,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打卡、品尝。有一位从廊坊来的游客称,这次是专门来买这个烧饼的,特别好吃,又酥又脆、香甜可口。
烧饼在天津的饮食文化中的存在感,可以追溯到汉朝,在天津兴起是由于漕运的兴盛。天津烧饼的传统制作技法,最独特的一点,便是使用油酥,这也是天津烧饼最为人称道的特点。
天津市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令涛介绍说,烧饼最早叫“胡饼”,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传到中原的时候是一个油酥的状态,到天津以后它又进一步地被演化,比如麻酱、芝麻烧饼,包括一些带馅儿烧饼,其中果馅儿烧饼可能只有天津有。
作为一种特色主食,烧饼能搭配的饮食场景也很多样,早餐、涮羊肉,甚至夜晚的烧烤、砂锅都少不了烧饼的身影。目前,天津全市的烧饼店数量有8000多家,几乎每家菜市场都能找到烧饼店铺或摊位。面对消费者,经营烧饼的老字号店铺和新晋品牌也有不同的策略。对不少老店来说,以传统工艺、传承老味儿和口碑营销为主。而一些新晋品牌和年轻的创业者,则通过更新口味、采用网红营销的方式来吸引顾客。
一位红桥区的商家说,做烧饼也是本着传承的目的,从和面到卷制、烤、烙,都是按照传统一步步来,一点没缩水。河西区一位商家称,偶尔也会录一下视频放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认识我们,前来打卡。
随着“天津烧饼”在全国知名度的持续走高,不少老店也开始丰富营销方式、提升服务,专门推出了更适合电商销售、便于邮寄的包装,让天津烧饼不再拘泥于一方小店铺,变成伴手礼,走进全国的大市场,让外地游客更加了解天津。也有一些新晋的烧饼品牌,在传承传统手艺的同时,通过馅料的变化,结合点心的制作工艺,既保留传统的工艺,又有新的口味变化,给天津烧饼注入了更丰富的口味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