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在芦台有种逛街叫赶集
津门百年大集热闹迎新春

发布时间:2025-01-19     文章来源:中老年时报

图① 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满了摊位  刘长海 王志臣 摄 

图② 选购春联是赶大集必不可少的一环  刘长海 王志臣 摄   

    对于每个人来说,“年味儿”总是记忆中最怀念的味道。如果问哪里年味儿最浓?市集或许是最好的承载。1月17日(腊月十八),记者置身于宁河芦台大集,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还看到了带有烟火气的生活。

  烟火气扑面而来

  记者从入口往集市里望去,一眼望不到头,五花八门的摊位,琳琅满目的货品,叫卖声不绝于耳,拎着大包小包的人来来往往。“你快点,咱们再去那边逛逛。”“歇会吧,我实在走不动了。”人群中,时常传出这样的交流声。

  作为天津规模最大的农村大集,拥有350年历史的芦台大集横跨十条街道,近千个摊位,每逢农历三、八开集。进入腊月,每次开集客流量都在3万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达到5万人。  

  今年的芦台大集主打“传统文化”,路灯杆上仿古样式的幌子高高挂起,带有乡土气息的浓浓年味儿扑面而来。位于大集中心位置的大舞台,舞龙舞狮、杂技、变脸、互动巡演活动等轮番上演,不时有表演人员与游客亲密互动。43岁的马先生说:“我自驾带着爸妈从南开区来赶集,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儿。”

  “宁河第一锅”烹制特色美食

  芦台大集上所售卖的东西,不像超市那样精细筛选,大多透着一种未经处理的质朴气息,涵盖了过日子的方方面面。

  走进大集,时常被两句“豪横”的话语环绕:一句“随便尝”,一句“随便装”。记者发现,很多年轻人赶集自有诀窍,等到大爷大妈砍完价成交后,就主动上前说一声:“我也要两份儿。”便能不费吹灰之力买到“性价比之王”。一位买了车厘子的女孩笑着说:“不是商场去不起,而是赶大集更有性价比。”

  逛饿了,集市上不仅有全国各地美食,还可以免费品尝宁河美味。在大集中心非遗展示区,炊烟升起,直径2.25米的“宁河第一锅”开火做饭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次大集做的不一样,今天做的是水溜丸子,可供2000人免费品尝。”69岁的李先生说:“我闻着香味儿就走到这儿了,非遗美食果然名不虚传,太香了。”

  年轻人爱上赶集

  芦台大集不仅商品种类丰富,摊点的设计和功能布局也科学合理,水果蔬菜区、肉食海鲜区、干果炒货区、小吃街、非遗展示区等各个功能分区的摊位排列有序。

  记者发现,大集上有很多年轻人的身影。32岁的赵先生来自滨海新区塘沽街,“听说今天有大集,我7点就出门了,虽然平时啥都不缺,但就要过年了,还是样样都得买点儿。”赵先生说,尽管超市里什么都有,还能网购,但他还是热衷于农村大集。“集上有不少本地土特产,有童年的味道。过年前不来溜达一圈儿,总觉得年货没备全。”

  在小吃街,很多年轻人在安徽正宗的牛肉板面、吱吱冒油的“摇滚烤鸡”、热气腾腾的羊杂汤等摊位前排队,随后就在简易的就餐区坐下开吃。21岁的大学生刘海静告诉记者:“我们几个同学来赶集不只是买东西,而是来吃平时吃不到的特色美食。”

  在大集上,还有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直播,热闹的场面让直播间人数噌噌上涨。主播晓倩说:“不少南方‘粉丝’在直播间咨询芦台大集地址,想来天津旅游时,到芦台大集体验乡土气息。”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