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评剧《珍珠衫》青年表演人才培训项目汇报演出,在海河剧院举办。
《珍珠衫》源自古典小说《今古奇观》,是评剧的一出经典剧目。评剧众多流派名家均擅演此剧,也是白派创始人白玉霜的代表剧目之一。经过改编处理,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将评剧《珍珠衫》重新搬上舞台。剧中除保留原剧中一些经典唱段外,主要对主人公王三巧这一人物进行了重新塑造。评剧白派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冠丽,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内心复杂、情感深沉的全新的王三巧艺术形象,并在唱腔上原汁原味地继承了白派风格。自2010年至今,该剧在全国各地上演百余场,好评如潮,被业界誉为“传统戏改编的典范”。
此次以这台评剧《珍珠衫》作为青年人才培训蓝本,培训历时62天。来自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赤峰市宁城县乌兰牧骑的25位青年演员积极参与其中。培训采用自学与集中教学排练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学员们的自主性,又通过密集的训练强化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由王冠丽、赵德明、李莉、李凤阁、王云珠等艺术家担任授课辅导教师。
在这些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演员们在演唱、伴奏等技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剧中扮演主角王三巧的5位青年演员,在王冠丽的悉心教导下,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更加精准,对白派艺术的要领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巧妙运用声腔来细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青年演员李萁表示:“跟随王冠丽老师学习,让我在唱腔、表演方面都有了新的收获,这些珍贵的收获也将伴随我走过今后的艺术生涯。”
此次汇报演出采用了“四四制”和“三三制”,让剧中主要角色王三巧、平氏、蒋德、陈商、吴杰等分别由多人按场次扮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共同提高的目标,更展现了评剧艺术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在剧中扮演蒋德一角的青年演员陶永全表示:“此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戏曲的‘一棵菜’精神,我要把所学到的技能和掌握的要点都运用到表演中,做好学习转化,为评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7日,该培训项目还将在海河剧院举办一场汇报演出。
上图 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张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