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读者食品安全主题游打卡老字号
走近百年小站稻 寻觅老味道

发布时间:2024-10-12     文章来源:中老年时报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百年来,香甜软糯的小站稻米作为天津卫特有的味道,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舌尖和心头。10月10日,海河传媒中心《中老年时报》与天津市食品安全协会携手,共同举办了“打卡老字号,寻觅老味道”食品安全主题游活动。数十位时报读者代表走进了津南区的小站练兵园、稻香源小站稻种植基地以及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从历史传承、种植加工到品质口味,全方位亲密接触百年小站稻,重拾记忆中的稻香。

  小站稻的名字源于津南区的小站镇。这里面朝渤海,拱卫京畿,是自古以来的屯兵重地。清末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小站练兵”更是让这里名声大噪。作为本次主题游的第一站,读者们走进了小站练兵园。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大家重温了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欺凌下奋力前行的历史,全面认识了“小站练兵”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穿梭于过去与现在之间,读者们在感慨“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所惊叹,大家心中的爱党爱国之情也被激发出来。

  作为小站稻的原产地,参观稻香源小站稻种植基地无疑是本次主题游活动的重头戏。读者代表们在这里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轻嗅泥土气息。景观栈桥、风车、稻田画、瞭望塔等休闲景观设施,以及湿地稻香的美景,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主题游的第三站,读者们走进了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这里的生产线已经基本实现了整线无人操作,全程采用电脑控制。这样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因加工导致的结构破坏和营养流失,最大限度地保证大米的新鲜度和口感。活动最后,大家在公司食堂品尝了稻香扑鼻的小站稻新米,纷纷赞不绝口。读者代表表示,小站稻果然名不虚传,一家蒸饭,四邻飘香。这次《中老年时报》的活动让大家从历史传承、种植加工到品质口味,对小站稻有了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体验感满满。

  为了让更多读者体验到优质小站稻新米的魅力,近期海河传媒中心《中老年时报》、天津市食品安全协会将与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联名出品今年小站稻核心产区的新米。让晶莹剔透、黏香适口的优质小站稻新米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本报记者 史 嵩摄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