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办在蓟州区召开的“蓟州区用好用活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蓟州区发力红色文化传承,接待红色旅游游客210.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70.4%。整体文旅产业方面,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1287万人次、收入75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26.2%和12.3%。
作为联合国命名的中国“千年古县”、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蓟州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全区不断在打造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节点和特色聚集区上发力。
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蓟州区主要打好“两个品牌”,讲好蓟州区革命故事。在“红色教育”品牌的打造上,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五年规划,着力打造京津冀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首选地。现在初步形成以“两馆七点位”为核心的蓟州区红色教育体系,打造了《一封未发出的鸡毛信》《铁血担当铸就历史主动》等一批精品课堂。蓟州区的红色教育不仅为区内服务,更面向京津冀地区和全国推送红色教育,今年以来,共接待外省市45批次、近2000名党员干部。“红色旅游”品牌方面,全区着力打造的5条红色主题精品线路深受游客欢迎。其中,“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初心之路”“英雄之路”“奋斗之路”“使命之路”4条线路贯穿景区和旅游村,可以说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蓟州区坚持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着力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品质提升、突出文化赋能、突出宣传推介,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全区“一号亮点”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突出品质提升方面,启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今年计划投资4.9亿元建设精品文旅项目26个。其中,投资1.4亿元的潮玩谷、投资4000万元的“津门天路”正式运营。精品民宿发展到405户,同时推进精品民宿100强评选,引领旅游服务品质提升。
在突出文化赋能方面,蓟州区大力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举办文化大师课和系列艺术节、音乐节、系列体育赛事,打造大平安书画、玉石庄民俗等一批特色文化村,“家有儿女国际影视研学基地”落户蓟州。
在突出宣传推介方面,蓟州区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的工作思路,今年策划举办40项特色文旅活动,目前已开展长城国际马拉松、盘山开山节等20余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