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打造“叔同之夜”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基础上,天津博物馆联手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经过近半年的认真研究开发,不断打磨提升,创新推出沉浸式解谜游戏——“天博文韵·玉境”项目。该项目是本市首个“诗词×文物”主题博物馆沉浸式解谜游览项目,将于2月10日(大年初一)呈现给广大观众。
“天博文韵·玉境”项目,设置剧情解谜主线、真人扮演小诗童的诗词互动支线、文创礼品收集、文物与诗词知识讲解、博物馆网红地标打卡等丰富玩法。活动举办地点为天博五层“聚赏珍玉——中国古代玉器陈列”特展区。该展陈列了从新石器时代(如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商周一直到明清历朝历代的精美玉器。展厅以时间为序,完整呈现了古代玉器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下设各单元,反映不同玉文化的主题。馆内陈设仿佛一卷古玉别史,带观众徐行于千古玉宝之林。
“天博文韵·玉境”项目以此展为依托,以经典诗词与玉器文物为载体,以深度游览与游戏化沉浸的方式,讲述延绵至今的玉文化。该展旨在引导观众从玉器里刻录下的痕迹中,感悟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接近中华文明中最具连续性的物质遗存;在趣味游览的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国传统“天地人”哲学思想。
天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诗词往往是诵于口、闻于耳的,而文物是藏于展柜、难得一见的。此次通过“天博文韵·玉境”项目,力求在趣味诗词解谜、古典文学赏读与文物鉴赏的过程中,带观众更好理解自然意象中的情感寄托,体会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感知,对时空宇宙和生命意识的探索。将诗词引入文博场景,唤醒每个中国人血脉中都具有的对诗词敏锐而独特的感悟,引发文物与诗词的自然联想,达到“看到一句诗,便想起一件乃至一类文物”的良好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