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濒临失传的河南坠子唱段重登舞台
一盒磁带链接三代人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3     文章来源:今晚报

1月7日在河北区民主剧场举行的一场德云鼓曲社演出中,一段由青年演员陈杨演唱的河南坠子《东岭关斩孔秀》唱段,引得满堂彩。这个几近失传的唱段,能够从已故曲艺家、乔派河南坠子非遗传承人乔月楼传到陈杨这里,源自一盒磁带。这其中更是展现出老中青三代人,对非遗曲艺艺术传承与发展做出的努力。

  乔派河南坠子是由被誉为“坠子皇后”的乔清秀,在天津创造的坠子流派,曾享誉天津卫。该流派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著称。乔月楼是乔派河南坠子第二代传承人,一生致力于乔派的传承与传播,晚年主要精力都放在整理濒临失传的乔派坠子唱段上。2020年11月7日,99岁高龄的乔月楼离世。之前一直在辅助母亲整理资料的乔金明,开始全力以赴做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随着时代发展,鼓曲的很多东西都濒临失传。我通过整理文字,尽可能地记录下那些与乔派坠子有关的人和事。还有一些录音资料,我希望能够对年轻演员有所帮助。”乔金明说。于是,一盒乔月楼排练的录音磁带,就交到了青年河南坠子演员陈杨的手中。

  陈杨的奶奶是山东曲艺名家郭文秋,她曾专程从山东来津向乔月楼请教乔派名段,两人结下深厚情谊。受奶奶的影响,陈杨从小爱听爱唱坠子,对乔派坠子更是情有独钟。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本科毕业后,陈杨放弃时装模特的高薪职业,到北京的小剧场里唱河南坠子。说起陈杨对乔派坠子的喜爱,乔金明赞不绝口。他说:“陈杨是乔派坠子的正宗传承人,肩负着乔派传承和发展的重任。乔月楼和郭文秋两位老人生前都对她寄予厚望。她还是乔家和郭家里,目前唯一还登舞台唱坠子的人。我把磁带给她,也是希望乔派艺术能够在她的努力下,得到传承和发展。”

  拿到磁带后,陈杨在师父曹宜训的帮助下,经过反复学习、排练,终于掌握了这个唱段。“这个唱段的内容,讲的是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里,斩孔秀的一段。我的师父曹宜训曾经是乔奶奶的琴师,他很快就回忆起这个唱段。在他的指导下,我先从磁带上扒词,再一句一句地学,师父帮我从唱腔上找人物,怎么把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地表现出来。7号演出现场,当《东岭关斩孔秀》这个唱段重归舞台,观众反应热烈,我和师父都感到很欣慰。”陈杨说。

  陈杨是在德云鼓曲社成立之后来到天津的,并在这里拜师著名坠胡演奏家曹宜训,全身心投入河南坠子的学习演出中。说到来天津的这几年,陈杨说自己很开心。“在北京的那些年挺不容易的,登台的机会不多,也没有固定的乐队。现在我感觉很幸福,有乔金明大爷的支持,还有德云鼓曲社和我师父的帮助,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快。”陈杨说。

  在与长辈的交流中,陈杨深深感受到老一辈人对鼓曲的热爱,也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挖掘更多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唱段,做好鼓曲的传承和传播,是我义不容辞的事。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感受鼓曲的魅力!”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