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天津大剧院歌剧厅观众席掌声雷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版《雷雨》连续两天的演出圆满结束。在“天津银行·2023海河戏剧节”曹禺经典剧目荣誉演出单元中,该剧作为三部曲中唯一一部来自天津以外的剧场作品,自开票起就受到观众的热情追捧,开演前半个月,两场演出共3000余张票就已售罄。在津演出的两日间,观众怀揣着激动与期待走进大剧院,共同感受北京人艺对经典名作的全新演绎。
北京人艺作为曾经的“郭老曹”剧院,将多部曹禺名作搬上舞台,创造了诸多经典。仅《雷雨》一剧,就排演了不同的版本。此次为天津观众带来的,是2021年首演的全新版本《雷雨》,由濮存昕和唐烨共同执导。濮存昕介绍该戏的创新点时谦逊地说:“所谓的新版,实际上是在原著中发现了线索,恢复了一些被删去的台词,是一种小字辈儿的‘解密’,而不是我们斗胆去解构或者篡改。”唐烨导演则表示,在创排之初,剧组就曾赴天津曹禺故居体验生活,并从曹禺故居中看到曹禺所题的“《雷雨》是一首诗”,从而奠定了这一版《雷雨》创排的基调,此次带着这个戏回到天津,也是一次“还愿”之旅。“这是北京人艺在疫情之后首次出京巡演,是新版《雷雨》首次走出北京人艺,参加的则是首届海河戏剧节。三个‘首次’,希望能带给天津观众新鲜的观演体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如是介绍。
该版《雷雨》立足于1934年版剧本,深入挖掘曹禺本意,创新了序幕及尾声形式,让情感表达更富张力。全剧还对原剧本中隐藏的细节抽丝剥茧,使潜藏的线索浮出水面:周朴园执意搬家的原因、周萍手中枪的来历,在剧中得到一一解答。诗意化呈现也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舞台上方的“云”成为舞美设计的视觉中心,既浪漫唯美,又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头披白纱、怀抱幼子的年轻侍萍的身影不时缓缓浮现,在老年侍萍的回忆里重拾当年的苦楚,也将周朴园对昔日爱人难以忘怀的情感进行具象化表达。
北京人艺的实力演出班底对角色的塑造,令在场观众赞不绝口。濮存昕饰演的周朴园,不再单纯呈现权威、冷漠的刻板形象,减了少许“阴鸷”,流露出属于常人的纠结、恻隐、落寞等细微情感。史兰芽饰演的侍萍、白荟饰演的繁漪、李洪涛饰演的鲁贵,都更为立体鲜明,揭示出符合角色内心逻辑的“另一面”。王俊淇、陈红旭、徐督、解天等青年演员,也让观众们看到了北京人艺新生力量的专业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演员们仍坚持北京人艺不使用麦克风的演戏传统,即使在1600座的大型剧场,4楼最末排观众听到的人声依然洪亮清晰,展现了北京人艺团队深厚扎实的表演功底。
津城观众郑女士说:“看过了很多版本的《雷雨》,这一部最让我觉得与众不同,它更细腻、更深刻,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观众邱先生表示,两年前他就在关注这部《雷雨》,“海河戏剧节能将这出好戏带到咱天津人家门口,实在是太幸福了。”
上图 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