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用文惠卡戏曲卡购票看一场名团的戏曲演出,市民个人最低实际支付只需8元。为了擦亮天津这一享誉全国的“戏曲大码头”金字招牌,8月初2023年天津文化惠民卡再次创新,首次发行戏曲卡,以其高比例补贴和精准定位观众群体的政策,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短短几天便已售罄。
戏曲卡是今年天津文惠卡首次创新推出、面向特定观众群体的专属补贴卡种,仅支持通过天津演艺网购买戏曲演出票时使用,补贴政策为充值100元补贴300元,面值400元,补贴比例高达75%,相比文惠卡其他卡种,补贴比例更高。
天津演艺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8月19日天津京剧院在中国大戏院上演的‘姜韵薪传’京剧折子戏专场为例,演出最低票价40元,文惠卡折后票价32元。如果观众使用文惠卡戏曲卡购票,个人最低实际只需支付8元。今年文惠卡金卡补贴政策为充值200元政府补贴300元,面值500元。如果观众用文惠卡金卡购买这场演出票,个人最低实际支付12.8元,要比用戏曲卡多花4.8元。由此可见,戏曲卡精准补贴特定观众群体,惠民力度更大。”
天津文化惠民卡自2015年发行以来,不仅首创补贴观众的激励模式,将补贴院团变为补贴观众,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看戏、看演出的门槛,还不断调整补贴政策,精准定位不同观众群体,提供相应补贴。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杨红杰表示:“文惠卡虽小,却承载着全市百姓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为此,文惠卡始终根据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每年都为观众带来新惊喜。在陆续发行会员卡、普惠卡、郊区卡、学生卡、公益卡等卡种的基础上,今年首次发行戏曲卡。通过8年来的努力,文惠卡真正做到了让市民购票有优惠、演出开锣有观众、剧场演艺不停歇。”
天津演艺网的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戏曲卡用户群体年龄段统计显示,虽然办卡群体以老年人居多,但令人惊喜的是也有“00后”戏迷观众。记者也在多个天津线上戏迷群中,发现不少年轻观众是戏曲卡的用户。“90后”戏迷小刘是一名剧场工作人员,她说:“我平时最爱看评剧、越剧等地方戏曲演出,所以今年第一时间就办了一张戏曲卡。上周我就用上了,看了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三看御妹》《梁祝》,价格特别合适,还凭演出票参加了主创见面会,跟喜欢的越剧名家面对面交流,开心到睡不着觉,这张卡真是戏迷的福音。”
此次文惠卡戏曲卡支持购买的演出包括国粹京昆与地方戏曲,接下来几个月,名团名角带来的京剧《纪念厉慧良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西厢记》《楚宫恨》《昭君出塞》等,评剧《金娥》《骄杨》,河北梆子《寇准》《太白醉写》《青石山》以及多场越剧经典折子戏等精彩好戏均支持文惠卡购票,切实做到让市民“花小钱看大戏”。
截至目前,文惠卡金卡、戏曲卡都已售罄,普惠卡、学生卡还有少量名额。
上图 观众与越剧名家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