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昨晚亮相首届中国戏曲精品邀请展,在中华剧院精彩上演来津首台大戏《钟馗》,为津城戏迷带来一个多情、细腻的钟馗。
《钟馗》是裴艳玲先生历经四年打磨的完美体现裴式美学的经典之作。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神像辟邪除灾,从古至今流传着钟馗捉鬼的典故传说。他面目狰狞、相貌奇异、刚正不阿,而裴艳玲演绎的钟馗则多了些许哀婉细腻、慷慨悲凉。此次来津,钟馗一角由裴艳玲的亲传弟子李淑芬出演,妹妹钟梅英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刘莉沙出演,这既是裴艳玲“活钟馗”的舞台再现,也是裴式美学的经典传承。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呈现的《钟馗》是裴艳玲从昆曲《钟馗嫁妹》中改编移植而来。之所以将昆曲的韵味揉进大段的梆子腔中,是因为裴艳玲要给观众展现一个才华横溢、俊秀文雅、嫉恶如仇、具有完整人格魅力的钟馗。前半部的钟馗俊扮,是一个儒雅书生,《院试》一场揭露了科考作弊的黑暗现实,斗争中书生胸怀一腔怒火,面带百倍愤恨;后半部的钟馗勾花脸、穿红袍、楦臀部、面目狰狞,丑陋的外形和善良的内心更有了强烈的对照,丑中见美,讴歌正义,精彩表演令津城戏迷直呼大饱耳福。
今晚,76岁高龄的裴艳玲将登台亲唱京城梨园名伶“响九霄”的传奇故事《响九霄》,演出《课徒》和《哭坟》两折。《响九霄》是裴艳玲的代表作,也是她二十多年念念不忘终于搬上舞台的创新之作。裴艳玲与“响九霄”的相遇可以追溯至三十多年前。当时,裴艳玲赴法国讲学演出,在法国的资料馆看到了中国清末时期第一位进宫廷表演的梨园领袖田际云(艺名“响九霄”)的纪实。她佩服田际云在戏曲改革中做出的不懈努力,更惊讶于“响九霄”与自己竟如此相似——他演女,她演男,还都是河北人。
裴艳玲在谈到“响九霄”时说:“我已经够全面的了,他比我还全面,能编能写,旦角、小花脸都能演,梆子、京剧都会唱。”恍惚间,崇敬向往之情顿生,于是便有了这出经典的京梆两下锅《响九霄》。“很多人说,创排《响九霄》是为了展现我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其实这纯属巧合。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响九霄’。从小坐科于京剧,别看改行唱了梆子,但是对京剧的痴迷和热爱一天也没间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