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剧目川剧《江姐》亮相网络直播平台,用川音川话演绎红岩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川剧俗称川戏,流行于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湖北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由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5种声腔组成。其中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以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
川剧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包括《黄袍记》《九龙柱》《幽闺记》《春秋配》《东窗修本》《五子告母》等代表剧目,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川剧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特色。
此次亮相的川剧《江姐》由重庆市川剧院演出,“三度梅”获得者沈铁梅领衔饰演江姐一角,“梅花奖”获得者孙勇波饰演大反派甫志高。该剧取材于小说《红岩》,改编自著名剧作家阎肃的歌剧《江姐》。剧中讲述的是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江姐,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被关进渣滓洞集中营。任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的故事。
整台演出,剧情跌宕起伏,人物设计刚柔兼备,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女共产党员形象。唱川腔、说方言,展现了川剧声腔艺术特色。同时,在排导手法上,突破歌剧以唱为主的表现形式,强化戏曲逻辑和语汇,让剧目回归戏曲本体。舞美设计以版画风格虚实结合,彰显了戏曲的假定性和虚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