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文旅资讯

老手艺里的世代匠心 新滋味里的烟火温情
来源:今晚报
发布时间:2025-11-08 10:25

由天津农商银行独家冠名的“2025年第二届天津津味早点文化旅游节”,在河东区棉3创意街区(西台大街38号)持续进行中。今天是周末,这份能让天津人早起的味道,等您来品尝。

在早点节现场,人气最旺、最勾人味蕾的,当数那些刻着天津印记的老味道,摊得金黄酥脆的煎饼果子,鏊子上嗞嗞作响,鸡蛋液裹着葱花漫开,刷上香浓面酱和辣油,咬一口外软里酥;绵密醇厚的麻酱糖,麻酱香与糖香完美交融,嚼起来越品越有滋味;冒着热气的茶汤,龙嘴大铜壶高高提起,沸水冲得秫米面茶汤起了细腻的泡沫,撒上芝麻、花生碎和青丝玫瑰,暖香直往鼻尖钻;小巧玲珑的熟梨糕甜香四溢,红果、甜杏、酸磨糕等馅料任选,入口软糯清甜不腻口。

这些熟悉的味道,并非凭空而来,它们历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与传承,从祖辈手中的手艺,到父辈的坚守改良,再到如今手艺人的用心延续,每一道工序都藏着对传统的敬畏,每一份滋味都盛满了时光的沉淀。

▶▶徐意斋煎饼果子  三代传承不忘创新 海鸭蛋油脂激发独特香气

从早上8点不到,徐意斋煎饼果子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每次早上不知道吃点什么,我就选煎饼果子,肯定不会出错。”在棉3创意街区上班的刘先生已经连着三天光顾早点节了,这种从单位门口就能品尝到地道天津早点的幸福,让他觉得每天上班都有了动力。

做煎饼的大姐舀起一勺绿豆面倒在鏊子上,然后用“竹蜻蜓”沿着鏊子画起了圆形,只是简单的一下,一个又大又圆的煎饼就摊好了,磕鸡蛋、翻面、放馃子、刷酱,一整套流程下来,让排队的刘先生不由自主地咽起了口水。

“我们的煎饼果子从选材到配料经过了15道工序,水磨绿豆面配以熬制的秘制熟酱,让口感提升了不少。”徐意斋煎饼果子创始人徐鹏介绍说,作为地道的天津人,他自幼对外祖母传承的煎饼果子技艺有着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理解。在保留传统外,徐鹏也不忘创新,徐意斋推出了天津市第一家鲜海鸭蛋煎饼果子,“鸭蛋的蛋黄油脂比较丰富,摊出来的煎饼果子有一种独特的香气。”

▶▶戴记糖坊  麻酱糖优选芝麻 坚持纯手工技艺

“这麻酱糖要经过八道秘制工艺,一层一层叠出来,每一块都是纯手工做的,模样或许不精致,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味道。”戴记糖坊第四代传承人戴雨航一边展示着招牌糖品,一边向来往顾客讲述着老手艺的故事。

戴记糖坊在早点节现场带来的产品丰富多样,除了各式切糕、凉果类小吃,还有系列招牌糖品。麻酱糖作为“镇店之宝”,凭借独特的制作工艺圈粉无数。“从磨酱开始,到最后的揉搓定型,每一道工序对力道都有严格标准,这是纯手工才能把控的火候。”戴雨航介绍,另一款豆根糖则贴心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口味需求,分为粗、细两种,粗的口感偏软,适合老年人,细的口感偏硬,更受年轻人喜爱。

谈及糖品制作,戴雨航直言“选材是关键”。以麻酱糖所用的麻酱为例,原料芝麻均来自河南驻马店。戴雨航表示,无论是白芝麻还是黑芝麻,都是直接采购原料后自行磨制麻酱,而非购买成品。“以前用木磨,出酱率低,现在改用大型麻酱机,设备虽有改进,但手工制作的核心工艺从未改变。”

▶▶回一品茶汤  四代坚守 传统基础上提升品质

“这茶汤叫茶汤,里头却没有茶,只因制作时像沏茶那样冲调,才得此名。”在回一品茶汤的摊位前,第四代茶汤传承人回旭一边熟练地操作着龙嘴大铜壶,一边向记者讲述这门手艺里的门道与故事。

回旭的茶汤手艺,源于家族的世代传承。“我爷爷是勤行出身,父亲也干这行,虽断断续续,但这手艺一直没丢,到我这儿已是第四代了。”他介绍说,茶汤的制作看似简单,却藏着老祖宗传下的讲究,用传统秫米面加入热水搅拌均匀,再搭配白糖、红糖、芝麻、花生、葡萄干等配料。而这配料的演变,正是一部微型的生活变迁史。“最早码头文化盛行时,物资匮乏,茶汤配料只有红糖、秫米面和青红丝这三样。”回旭回忆说,后来生活条件好转,配料逐渐丰富,芝麻、花生、葡萄干等成了标配,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创新”。如今,为了迎合现代人对口感和营养的需求,在配料中加入了腰果、巴旦木等,口感更丰富、营养更均衡,深受顾客喜爱。

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汤,冲调的是秫米面,沉淀的是码头文化的烟火气,传承的是匠人精神。

▶▶马记熟梨糕  选好料、遵传统、凭良心 守护地道天津味

“我做的东西,主打一个简单、传统,核心是听良心。”作为马记熟梨糕的第四代传承人,马小龙朴实的话语里藏着对这份事业的敬畏。

熟梨糕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不仅藏着天津市民的儿时记忆,也是大多数外地游客来津品尝美食的必吃品。谈及产品,马小龙介绍说店里有几类东西是常年必备的,受季节限制无法全年采购新鲜的红果,他会提前储存,确保随时为顾客提供。

“我们用的水果都是应季的,比如桃、杏这种水果,买回来都是自己亲手熬制成果酱,绝对不用成品酱料。”马小龙解释,并非成品酱料不好,像一些大品牌的豆馅、巧克力酱品质也很不错,但对于小本经营来说成本过高,更重要的是,自己熬制能把控食材品质,这是对传统风味的坚持。

从祖辈手中接过这份传统美食事业,马小龙已是第四代传承人。没有华丽的宣传、没有复杂的产品,他用“选好料、遵传统、凭良心”的简单理念,守护着一份代代相传的烟火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