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秒钟,AI(人工智能)就能生成100张《黑神话:悟空》同人图;3分钟,即可在社交媒体上合成50条《哪吒之魔童闹海》混剪视频……我们跑得越快,风就越大;最早抵达‘无人区’的探索者,也容易最早遭遇‘雷场’。”昨日,在2025年天津市著作权管理工作暨涉外版权风险防控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的演讲,让150余位学员听得津津有味。
当前,中国版权产业加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提升著作权管理水平与国际风险防控能力成为版权产业做强的关键支撑。此次培训由天津市版权局主办,天津市版权协会、天津出版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培训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2025年天津市版权工作服务站授牌仪式;拟参展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16家天津优质版权企业也集中亮相。
对于近年来天津在版权国际化方面的成绩,刘华说:“天津3部作品入围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青年视频赛决赛,创赛区纪录;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入选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中国盲文出版社听海网天津人民出版社数字专区上线,首批上线四门有声课程;‘曙光计划’为视障者提供演播培训,让《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落地有声’……天津把创意送向世界,把版权变成‘国际通行证’。”
天津版权人如何把“挑战”转化为迈向成功的“跳板”,刘华说:“建立国际化的版权保护思维,深入了解主要贸易伙伴的法律制度;掌握跨境版权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构建海外经营的风险预警机制;特别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保护,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让海河的风将更多中国故事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