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传承 焕发新活力
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人工作室、天津面塑工作室、天津葫芦画工作室……近年来,天津非遗传承人纷纷开办工作室或传习室,以此为平台开展教学、创作和展览等活动,他们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推动非遗传承和发展。

2024-11-12

旧时风物 今有新香
绢花制作技艺,追根溯源是古时由簪花而兴。曹子里镇已有300多年的绢花生产历史,最初由南方艺人传入。2013年,曹子里绢花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绢花生产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已发展有丝花、拉花、绒花等上百个系列...

2024-11-09

在传承中创新精巧技艺
铜拉子是北方特有的一种养黑白虫(蛐蛐等)的工具。津门于派铜拉子制作技艺,是河北区的一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于忠刚40年来坚持手工制作并不断提升制作技艺。他制作的铜拉子不仅实用性非常强,还因工艺精美、造型独特而被很多人收...

2024-11-06

王红梅 非遗有传承 传承促就业
位于杨柳青的“十五街王家”制作月饼有200多年了,经久不衰。后“十五街王家”月饼改名为津呈酥皮老月饼,2022年这门“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被评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传统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王红梅,意识到家传的手艺不仅仅是一门...

2024-11-05

用心留住“武高跷”的精彩
小关公议高跷,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武高跷,作为我市河北区的市级非遗项目,其阵容强大、行当齐全、技艺高超、会规严明,曾享誉津门。小关公议高跷老会的会长王志泉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如今已经86岁的他,仍在为小关公议高跷老会的...

2024-10-30

李晖 让更多人了解太极拳的价值
杨氏老架太极拳,又叫功夫架,也叫小架,集杨氏武氏两家太极拳所长,此拳由祖师杨班侯所创。杨氏老架太极拳特点为:屈伸往来、螺旋上下、步伐紧凑小巧,身法伸展圆润,运劲如抽丝剥茧。这种太极拳保留了杨家传统拳法的原貌,拳法外形有鲜明...

2024-10-29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