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遗
东丽区区级非遗项目民间传统插花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雪蕾
用插花表达对生活的眷恋

发布时间:2023-10-18     文章来源:今晚报

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时尚,被誉为宋代文人四艺的插花、挂画、焚香、点茶,成为当下诗会、茶会、笔会等传统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与此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国传统插花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东丽区区级非遗项目“民间传统插花技艺”,从中国传统插花分支而来,该非遗项目传承人李雪蕾说:“传统插花,是花材和容器的完美融合,不仅是手工艺作品,而且是一种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和意境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

  在李雪蕾的工作室,一只青花瓷瓶,几支挺拔的竹子,再搭配几朵素雅的菊花,一盆中国传统插花作品,很快就呈现在记者眼前。李雪蕾介绍,她师从中国插花花艺大师、“传统插花”和“插花撒技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超。通过十多年的学习,让她对传统插花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中国传统插花按创作人群分为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类型。民间传统插花技艺,就是从民间插花这一类型中而来的。”

  民间传统插花的特点是花枝较少,选材重视花枝的姿态和风韵,一般用素雅高洁的花材。“造型上讲究线条飘逸自然,构图多为不对称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过宾主、虚实、刚柔、疏密的对比和配合,来体现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悉心追求诗情画意。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李雪蕾说。

  李雪蕾是传统插花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回忆起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传统插花艺术,还是她在海外留学期间,“当时看到同学展示的插花作品,我被深深吸引了,就有了拜师学艺的想法。”回国后,李雪蕾经过多方打听,在北京找到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张超,表达了拜师的愿望。“当时我师父已经决定不再收徒了,但得知我是天津人后才同意收下我。因为这项非遗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就是天津人,他希望我可以学成之后回到天津传播、传承传统插花技艺。”

  多年的教学过程,让李雪蕾变得越来越有耐心,“我会跟大家强调,作品的根部一定不能乱,要固定在一起。初学者会用剑山(插花器)来固定根部。而古人是用‘撒’来固定。‘撒’是利用榫卯结构做的竹器,有井字、一字、十字等不同结构和形状,根据花器的不同来选择。插花作品的创作,要根据不同的场景、环境来构图,包括花器、花材、颜色等的选择,要有寓意、突出意境美、整体美。我们常说一花一叶一器皿,其实我们是在通过传统插花作品,表达对自然、对生活的眷恋。”

  (图片由李雪蕾提供)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