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的风味餐馆

发布时间:2025-10-31     文章来源:今晚报

“河海津韵”是天津的文化底色,体现了作为漕盐起家的工商业都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卫,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表现在饮食上,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风味餐馆。

开埠前,天津地区的市廛酒肆仅有所谓四扒馆、八扒馆而已,其食料来源,春季有河豚,秋季有蚂蚱,冬季则银鱼、紫蟹等。其中,银鱼分两种,品质最高者为金睛银鱼,其价格是普通银睛银鱼的一倍。海蟹、对虾因其产量较高,故价格亲民。正因为如此,天津的大小饭馆,海鲜类独具地方特色。开埠之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中外交流增多,日本料理、欧陆风情的西餐逐渐深入到市民生活。加之各省市移民涌入,遗老遗少、下野政客、洋行买办、行商大贾纷纷落户津门,闽、广、川、江、鲁、豫等各种风味的饮食风靡津门。

1926年出版的《天津快览》曾记录了当时天津卫规模较大的风味餐馆,体现了近现代天津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普及性。按照这本书的记载,全市日本料理规模较大者有3家,即中家、岩仓、天津食堂,它们均位于日租界。西餐馆著名的有西湖饭店、大华饭店、永安饭店、太平洋饭店,除西湖饭店位于英租界外,其余3家均位于法租界。介于中西之间的所谓“中西餐馆”也已陆续出现,最有名的是惠中饭店、国民饭店、新明食堂、好莱坞食堂、紫竹林宴厅等。

中餐馆分南方、北方两大类别。北方包含有4个地区的风味餐馆,其中尤以山东馆(鲁菜)居多,共计9家。著名的有东兴楼、登瀛楼、蓬莱春、明湖春,它们均分布在法租界。另有致美斋、松竹楼、全聚德、天和玉、文升园,分布在老南市一带。河南馆(豫菜)有2家,分别是位于法租界的厚德福和位于河北大经路(今中山路)的福寿居。山西馆(晋菜)2家,一是位于东马路的天升楼,另一是法租界的晋阳春。河北保阳(即保定)也有2家餐馆,分别是山泉涌、保阳春,均位于日租界。

南方菜馆又分为4个典型区域。一为四川馆(川菜),较大者有2家,即美丽川菜馆、蜀通饭庄,均位于法租界。二为广东馆(粤菜),有3家,分别为北安利、南园及金菊园,同样位于法租界。三为江南馆(苏浙菜),包括位于法租界的新泰馆、邨酒香及位于南市的五芳斋共3家餐馆。四为福建(闽菜)餐馆,仅鹿鸣春1家,位于日租界。

除按照地域划分外,老天津卫还有按照饮食习惯划分的清真馆、素菜馆。当时清真馆有鸿宴楼和鸿宾楼。前者位于法租界,后者位于日租界。素菜馆有位于大胡同的真素楼和位于法租界的六味斋。

除风味餐馆外,老天津卫还有以糕点为特色的风味点心铺,其中西式点心铺有位于特一区(原德租界)的起士林,位于法租界天祥市场的冷香室、文利,另有一家森永食品店,位于日租界。中式点心铺有一家,即大名鼎鼎的桂顺斋。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