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院古槐与北辛庄古松

发布时间:2024-11-15     文章来源:今晚报

①塔院古槐

②北辛庄古松 

  蓟州区官庄镇塔院村重建的报恩寺前有两株遒劲的古槐,均有450余年树龄。背倚盘山九华峰,古槐古寺相映成趣,古色古香。

  清智朴《盘山志》卷三记载:“报恩寺,明正统四年己未(1439)重修,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尼弘存再葺。”弘存再次修葺的时候,树立了由米万钟写的《重修报恩寺碑记》,这通碑压在现大殿遗址上民房的西房山下。《盘山志》收录了该碑的全文。碑文介绍了修报恩寺的过程,并描述了报恩寺与西北2公里的千像寺、东北1公里的白岩寺成三寺鼎立之势和当时香火之盛。《重修报恩寺碑记》记载:报恩寺“为盘山入步第一胜概,将与白岩千像比肩并峙,雷音境界,于是乎在一报恩寺也”。报恩寺前古槐下曾有石墩,墩藏着十三节的巨蝎。相传,双安村有位大娘背着火绳去官庄去卖,在石墩上歇脚,不想勾出了巨蝎,蛰在火绳上,大娘无恙。于是,她把火绳全部当做香火献给了菩萨,此后此庙更显灵验。

  马伸桥镇北辛庄古松位于村西北的民宅中,已经有400余年树龄。这里原是青龙庵旧址。据有关史料和老辈口传,青龙庵原有大殿5间,大殿东西侧有耳房,前院有东西厢房,此庙供菩萨神像,最早是家族的祠堂。院内有多株古松,由于历史的原因如今只剩下这一棵了。

  北辛庄宋代成村。相传一个叫刘贵的人,他的女儿被北山八王城(伯王庄北山)的山贼抢走,刘贵深夜与城中土匪进行殊死搏斗,救出女儿,为民除害。后来,他就在八王城南面三里的地方居住下来,并倡建此庙。现在的北辛庄,最初称刘贵新庄,民国时演变为刘贵辛庄,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北辛庄。清代末年,该村出了个蓟州知名诗人刘化风。此人晚年在北辛庄村西古庙任教,著有《味虚簃诗稿》等著作,参与民国《蓟县志》的编纂。刘化风曾作《萧寺清钟》,记载了当时寺庙的情景,也把古树的长松怪影写进诗句:“村西有兰若,幽绝俗气屏。古佛坐颓龛,长松撑怪影。僧起击蒲牢,清夜发深省。”民国期间,寺庙改为学校,刘化风亲自授课,当时的学生如今还有健在者。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