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冰场

发布时间:2024-11-08     文章来源:今晚报

旧时天津人称滑冰为“溜冰”。1895年,英租界工部局在天津的英租界运动场(今新华路体育场)成立了天津滑冰俱乐部。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外国人滑冰游艺会”的推动下,冬季滑冰逐年火爆,滑冰场建设也开始在天津普及。先后又有特三区公园(原俄国花园,下同)与南开大学球场出现。

  特三区公园里面有柳墅行宫留下的一泓水池。每逢冬季池水冰固,“中西人士咸去作溜冰戏”。进入20世纪20年代,俄国商人塞雷布伦尼科夫利用水池建成一座露天冰场,而且每天都要进行冰面整修。由于池水面积广阔,较之在英租界运动场棚内滑冰,饶有天然意趣,有人甚至将之与北京的北海相比。大雪之后,花园景色清旷,残雪皑皑,疏林漠漠,风物幽静,会吸引许多滑冰爱好者慕名而来。

  《北洋画报》初创时有三公,其中张厚载为聊公,冯武越为笔公,吴幼严为松公。1927年1月,三公一起到特三区公园游览,笔公与松公皆为滑冰爱好者,“行至冰场,则溜冰者已竞在冰上作惊鸿游龙之舞矣”。二公相约入场。“笔则飞走之时,稳如笔立。松则奔驰之际,恍若松行”。聊公不敢下冰场,只得坐在椅子上充当看客。见一位胖胖的俄国妇女,屡次摔倒屡次爬起,让他十分佩服,称之“冰场之女英雄矣”。三人在花园冰场玩赏良久后,渡河而归。笔公玩得尽兴,还嘱聊公写了一篇《记俄园冰场》刊登在《北洋画报》之上。

  特三区公园冰场与英租界运动场相比存在一些优势,如票价低廉。

  英租界运动场实行滑冰俱乐部会员制,其中有季票:家庭25元,个人票票价按成人、青年和儿童等分级。除季票外,还有单次票每人每次1元。此外还有星期票,为非会员准备。特三区冰场票价则每人每次仅5角。

  英租界运动场分一大一小两个场地,小场地专为儿童及初学者练习之地,“然顽童辈恒于其上击踢冰块为戏,扰乱秩序,无人干涉,危险甚虞,亦憾事也”。另外冰场又无椅子为初学者扶靠之用。而特三区冰场设有高矮木椅,下镶着铁片,为初学者提供方便,所以受到欢迎。另外,特三区公园冰场与公园景色浑然一体,十分优美。冰场配有电灯,晚上也能滑冰。许多外国青年喜欢到特三区冰场,冰场保管衣物的伯役和花园摆渡的船夫,统称这些青年人为“少爷”。

  不过,英租界运动场所设冰场装有铁架棚,可避风雨。而特三区冰场没有罩棚。有趣的是,1927年,英租界运动场铁架棚因大雪压塌,导致暂停开放,将原计划的滑冰比赛转移到特三区公园露天冰场举行。特三区公园冰场不仅承接滑冰、冰球比赛,还举办过化装滑冰大赛,将体育与娱乐融合在一起。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