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历史记忆的古文化街

发布时间:2024-10-25     文章来源:今晚报


  《人民日报》2024年8月10日头版刊发文章《天津着力让历史文化街区绽放异彩》,报道天津各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努力实现保护和发展相得益彰,16个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竞现。

  多年来,关于天津古文化街(旧称宫南宫北大街)的文史解读很多,在此,笔者试着从新视角再次对这条老街的岁月往事予以讲述,以飨读者。

  一、戏楼曾正对天后宫

  民间素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一说,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它坐西朝东,面向海河。昔日,船家出海平安归来后要在庙门对面的戏台上演戏,答谢海神妈祖(天后娘娘)护佑之恩,谓“酬神”。戏楼搭建的详确时间史料乏载,《中国戏曲志·天津卷》称其建于明代,此说也被《中国大百科全书》转引。

  《潞河督运图》是描绘海河盐运及风貌的一幅宝贵长卷,约绘制于清乾隆初年,其工笔技法写实,那一时期的天后宫部分场景、宫前市集、戏楼、海河码头等从中可一览无余。画中可见戏楼正对着天后宫山门,山门为拱形门洞式。1936年版《天津皇会考纪》中表述,“敕建”门额原有落款日期“乾隆己巳秋”,依此研判,此门是乾隆十四年(1749)增建或复建的。观《潞河督运图》推测,戏楼的建立至迟不会晚于上述时间,甚至更早。其实,天后宫初建时并无此山门,入门就是过堂殿(今前殿),殿内供奉千里眼、顺风耳等塑像。山门出现后,过堂殿被称中殿,这在《潞河督运图》中也有描画,画面上的中殿、山门、戏楼基本在一条中轴线上,符合传统古建规制。

  戏楼原本是正对那过堂殿的,二者之间距离相对宽敞,且形成宫前街市。山门落成后,无形中拉近了戏楼与宫庙的距离,宫前街市随之相对逼仄起来。一张1925年的照片,摄影者是在庙门圆门洞里拍摄的,门洞暗影恰框住了门外正对的戏楼,照片呈现出的二者距离似近在咫尺。再看另一同时期的照片,视角从门洞稍向庙内退了几米,庙门内侧的石雕很清楚,门洞外正是戏楼,见戏台栏杆下还有德盛窑业厂的广告(笔者曾撰《德盛窑与老天津》系列),同样是触手可及的情状。《潞河督运图》和老照片在戏楼与庙宇的距离,特别是纵向轴线关系层面给出了明确答案。

  横向线同样需要考量。庙前有幡杆一对,初建于乾隆初年,读者在《潞河督运图》中不难得见,戏楼在二幡杆之间的位置。接下来再谈一幅西方水彩画。1860年普鲁士王国派特使一行来到中国,此团曾在各地走访。1864年《普鲁士特使远东风景记录》在柏林出版,书中插图60幅,含中国影像21幅,其中7幅是画天津的。值得一提的是,天后宫戏楼、幡杆与宫前市井被描绘得细致入微,很有说服力。画中戏楼的位置也在幡杆之间,与《潞河督运图》比对,貌似仅向后(东侧)移了一点。1985年宫南宫北大街大规模修缮、复建,但老幡杆原地未动,保存至今。

  戏楼原为木结构楼台式建筑,上为戏台,三面敞开;下有立柱支撑,四面可通行。此结构在上述中西绘画、照片中可见。戏楼坐东朝西,正对庙门,传说天后圣母的视线穿过中殿、山门正好可望见戏台演艺,正所谓“酬神”也。戏楼下,东通海河,西至庙门,东西一线形成宫前街。

  然岁月荏苒,据1936年版《天津游览志》载:“戏楼因久不酬神,都已泥垢不堪”,后来周边又遍挤民宅,“文革”时期戏楼被拆毁。1985年兴建古文化街时宫前拓宽,重建戏楼,其位置向东、向南移位,与海河一线形成平行,便不再正对天后宫了。顺便一说,早年天后宫、戏楼等与海河是纵横垂直的,方便船家在码头、船头就能拜娘娘。怎奈海河水患不断,河道也在变化,1918年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裁弯取直,导致庙与河的位置关系再度改变。

  关于戏楼的结构,1985年工程的规划设计专家、亲历者在1987年2月的《城市规划》刊文:“戏楼形式借鉴清城门楼的作法,高12.2米,是整个广场的重心所在。”随文附有前期设计《广场两侧街景》手绘图,可见戏台下的结构仍类似旧时的柱子支撑式,大致是后来施工过程中因需制宜而建成了今日大家所见的门洞式。

  二、市声鼎沸的宫前街

  天后宫因漕运而兴,与海河相拥相伴,是天津城市的重要发祥地。1985年宫南宫北大街改造成古文化街,宫前同时拓宽,此后,老地名“宫前街”逐渐淡出现代生活。

  旧有民谚说:“天津卫,天天集,无论买嘛不着急,今天不齐明天齐。”明代永乐年间天津设卫筑城以来,城内东南西北中便出现了五大集市,到弘治六年(1493)的时候,城外又增添了五集一市,其中就有宫前集。宫前集分为宫南、宫北二集,逢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开集。缘何在初一?因为这一天正是给天后娘娘上香的日子,素有“赶集上庙”之说。那时海河还是老河道,天后宫门前是三岔河口,有码头、有空场,大量南方来的商船停泊卸货,船民拜谢老娘娘的同时,也在此完成补给或贸易。于是,自天后宫门前,过戏楼,东西走向的、直通海河码头的宫前街与宫前集应运而生。

  《潞河督运图》将宫前街上买卖两旺的景象描绘得很生动,街中有戏楼,戏台下行人可穿行而过。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标有“天后宫”与“宫北”名址,如此便不难判断宫前街所在。再看稍后的《普鲁士特使远东风景记录》中的宫前写真图,街市熙攘,尤有烟火气。

  除了中西绘画中的表现,清末典籍也不乏对宫前街的记载。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版《津门纪略》中,不仅说到宫前街有鱼市,还说到宫北有银钱市、粮市等。前文提到唐山德盛窑在戏楼上打广告,该厂缘何占得此宝地呢?因为早在清末该厂就在宫前街开设了德盛缸店与办事处。及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戏楼左右不乏香蜡铺、扎彩铺、切面铺、杂货铺、水铺等。

  官方对宫前街颇为重视,光绪八年(1882)天津修建了第一条采用新法铺设砖石的马路,路沿河从大胡同南口至马家口(后广场桥、长春道菜市附近),与法租界连通。此“官道”即从宫前街通过。辛亥革命后,宫南宫北大街以及相邻的袜子胡同、水阁大街等也陆续铺上了沥青路面,这在当时算得上“摩登市政”了。

  宫北玉皇阁后侧还有一条宫前二道街,《天津市地名志·南开区卷》中载“嘉庆四年(1799)成巷”,它北通玉皇阁大街,南至天后宫前,因是宫前的第二条街道,故得名。宣统二年(1910)版天津地图直接标注为“二道街”,此名延续较久。另外,笔者得见一张民国时期天津烟草经销商的广告画,其上显示地址信息“玉皇阁南二道街”。再说1956年前后天津有本杂志叫《新港》,当年第6期的封面图为水彩画,所绘便是天后宫山门及宫前街景。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使用“鸵鸟”商标的天津墨水厂曾位于宫前街北侧、二道街东侧。至上世纪80年代初,因此路名与东门里二道街重名,所以被改回原名宫前二道街。

  1986年元旦古文化街开街,与天津城一起名扬四方,特别是2002年以来古文化街提升改造、海河开发迅速推进,随着宫前广场规模扩大,宫前街、宫前二道街的名字也融入了时代大格局中,成为回眸城市发展变迁的谈资。

  三、洋货街相随金融街

  历史上,宫南宫北一带不仅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性,也曾凸显世界各地商品的连通性。清代天津诗人崔旭在竹枝词里写道:“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荷兰琐伏(琐服,旧指用鸟毛织成的衣料)西番锦(缎),怪怪奇奇洋货街。”这里的“洋货街”昔日也称“小洋货街”,清代就在宫南、盐关浮桥(东浮桥、金汤桥)一带,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津门保甲图说》中已有标示。《天津市地名志·南开区卷》中表述,该街北起公安局胡同(连接水阁),南至大水口胡同。之所以称“小”,系因街上店铺不大。

  这小洋货街类似老广州的十三行,即外贸专门公司,其与洋商、洋货密不可分。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以来,外商通过海船来到大沽口,进内河至天津卫,船上大部分人最先的落脚点就在三岔口宫前码头,有些住在宫南宫北、盐关浮桥及东城墙根(今东马路)一带,他们在此陆续开设洋行进行贸易。到同治六年(1867)天津洋行已有17家。文史专家顾道馨、张仲在1986年联名的文稿中曾记:“在19世纪末叶,宫北大街上却是洋行一家挨着一家,如怡和、仁记、新泰兴、飞龙、世昌、三井等洋行都在这里设店营业。”当时,这里也俗称“上行”,后来随着英法租界的开发,一批洋商、洋行才转移过去。

  至今,游人在宫北还能见到一老胡同的名字,叫“萨宝石”。此话还要从天津是北方茶叶贸易大码头说起。天津河海漕运发达,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走海运的南方粮船首航抵达天津后,三岔口一带就以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繁华的水陆码头。明永乐十三年(1415)大运河全线贯通,朝廷允许船家可附带少量土宜(土特产),随之,南方漕船、商船带来的茶叶、瓷器、海货等源源不断地靠岸三岔口。时至清代中晚期,北上的茶商纷纷在宫南宫北、大胡同、北门外设局开店,规模经营,交易活跃,基本上左右了津地茶叶市场。

  沙俄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早在清代咸丰年以前就有往来。贸易中,天津作为集散枢纽的地位非常突出。开埠通商后,天津更加成为连接中国南方与西伯利亚的重要港口,俄商陆续到来。数据显示,同治七年(1868)经汉口到天津的砖茶有700多万磅,红茶有170多万磅,且数量与日俱增。

  鉴于市场前景与发展需求,当时的俄商在津设立了多家商号。宫北、玉皇阁东北侧的一条小胡同也是俄国茶商最早在天津的聚落点之一。萨宝石胡同的得名源于俄商李特维诺夫在此开设的萨宝石洋行(正名叫顺丰洋行),其以出口茶叶为主,兼营土产、皮革,还从俄国运来石油、棉布、钟表等商品。

  自同治初年,萨宝石洋行不断在南方收购茶叶、设厂,加工好茶砖运到天津集中,再经运河把货运到通州,然后通过骆驼队走张家口发往恰克图,进而行销西伯利亚、欧洲。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该洋行由天津三岔口宫前码头转口俄国的贸易额近220万海关两白银。除茶叶之外,他们也将冰糖、绸缎、皮毛、烟草等转运出去。

  话说金融业与中外贸易相随相生。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版《津门纪略》载,那一时期天津有钱庄76家,其中设在针市街的25家,宫南宫北的14家,袜子胡同(天后宫西南侧)的3家。另外,化碎银为整银的炉房在津有14家,大都在天后宫周边。由此不难看出,宫南宫北在天津金融业布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清末,天津钱庄布局分为东街、西街、租界(中街)三大板块。东街指宫南宫北一带,为根据地;西街商号主要集中在北门外;中街指位于英法租界内的银行。各板块中钱庄的经营特点不同,其中宫南宫北的钱庄经营存放款业务的同时,更侧重“现事”业务,如收兑白银、熔铸元宝加工等,这样也可弥补旧式生意利润的不足。如此多种经营,与不少家钱庄是从原来首饰楼生意转行过来的背景有关。

  在当时,东街的地位较高,传说那时银钱行里有“听东街的”一说,即关于银钱兑换比值多少要听宫南宫北银号的。宣统三年(1911)版《天津指南》中又说宫南宫北“街道狭小,贸易尚称繁盛。商业街以银号、钱铺为最多,故有钱街之称”。

  辛亥革命后,宫南宫北一带金融业依然兴旺,1922年版《天津指南》介绍,宫南宫北街有银行10家、汇票庄1家、银号钱铺28家、金店银楼3家。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发展,现代金融业变革,宫南宫北商家也在转型,逐渐以经营金银首饰为主了。

  四、集市热销“网红”品

  天津宜居,天津人好热闹。早年,过大年如不去宫南宫北集市转转,生活中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即使不买东西,人们也要感受一下那份喧闹,才能心满意足,正所谓“红颜白鬓,迷漫于途,数日之内,庙旁各铺店所卖货物,亦利市三倍”,几百年来久积成习。笔者曾撰《岁岁年年宫前集》等,不赘,今次单说津地民间工艺中,堪称当年“网红”品的特色时令商品——绒绢花。

  “称体衣裁一色红,满头花插颤绫绒;手提新买金鱼缸,知是来从天后宫。”老天津人对红红的绒绢花情有独钟。绒绢花又称人造花、像生花,是用丝绒或绢制作的手工艺品,手艺人用红丝绒包缠的铁丝或铜丝作筋骨,按所需花样一点点盘绕塑造而成。津产绒绢花种类很多,大凡花卉、聚宝盆、小动物、喜字等无一不全,其颜色除经久不衰的大红色之外,也有粉色或紫色的。

  自岁末腊八开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卖绒绢花的小贩,当然,最热闹的地方还得是宫南宫北一带,卖家纷纷“上全街(俗音gāi)”摆出最漂亮、最新款的花儿(一般插在草靶子上)让顾客挑选。

  卖绒绢花,老字号玉丰泰名气最大。光绪三十一年(1905)来自绒绢花之乡武清的卢玉山等人在天后宫开设了三义厚绒绢花作坊,所制惟妙惟肖,加之人们俗信老娘娘身边的花儿更吉祥,因此,他家的绒绢花销路最广。1927年三义厚迁出天后宫,在宫前新设店铺并更名玉丰泰京花铺(名“京花”的意思是其花在京也旺销)。玉丰泰绒绢花在制作技艺上秉承传统,造型推陈出新,受到三北顾客的广泛赞誉,并出口海外。

  过年期间,天津人不管是老太太还是小姑娘,都要戴上几朵绒绢花,图喜庆求吉利。天津女孩常戴牡丹花、月季花、腊梅花,老太太们则喜欢聚宝盆、宝相花、双鱼花等。除夕夜,穿着一新的老妈妈盘腿坐在炕上,她们头上的大红“聚宝盆”尤其耀眼,是过年的重要标志。不仅仅是逢年过节,大姑娘出嫁也必戴绒绢花。若觉得龙凤花、双喜字还不够喜庆,还要加上粉色的月季花、牡丹花来陪衬,珍珠、光片、丝线等镶嵌其中,头上光闪闪的,喜庆热闹至极。不仅如此,参加婚礼的女性,不分老幼都要戴上红绒双喜字,以示庆贺。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天津绒绢花品种更加丰富,吉祥人物、动物、盆景等新款相继问世,所选辅料也日渐多元,技法不断进步,在腊月里宫南宫北一带,依旧应时到节按时亮相。再后来,有的还结合每年生肖,设计出生肖与传统图案结合的红绒花,成为有心人的系列意趣藏品。

  一座古建,承载历史记忆;一条古街,延续城市文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笔者在回顾这段历史之余,更加无比坚信,让天津的城市故事绽放异彩,大有可为。

  图①市井风俗画卷《潞河督运图》

  图②昔日天后宫市集

  图③清末宫南宫北的玩具摊上货品琳琅满目

  图④旧时老街上有不少金银首饰店,牌匾凸显

  图⑤外国画家笔下的清代天后宫戏楼

  图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宫南宫北的热闹年景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