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时期的天津县衙

发布时间:2024-10-25     文章来源:今晚报

天津最早、历时最长的县衙,坐落何处?在老城北门里路东运署西街东端。县衙、长芦盐运使司公署,二者有关联?是的。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毁了县衙也毁了临近鼓楼的运署。后来运署重建,迁址于县衙旧址,才有了运署西街这一街道名称。

  或许因此,形成一种误导,上世纪90年代出版为《天津通志》做语词简释的小册子就说:“雍正九年(1731)天津升州为府时,另置天津县,隶属天津府。天津县衙门设在天津城内水月庵南马路。”简释所云,让人颇有时光被剪掉一截之感。其所言地点,确曾有县衙设立,但是在八国联军强拆城墙之后;在城垣围护中经历167个春秋的,是北门里那座县署。清代县志记载,县署“系旧仓廒基址,雍正十二年天津县知县徐而发奉文建”。时为1734年,天津州升府、附郭设县之后三年。

  乾隆年《天津县志》载,这座县衙“照壁一座,大门三间,仪门、角门三间,东西科房十四间,班房八间,土地祠三间,大堂五间,二堂三间,三堂九间,东签押房共十二间,西幕宾房共九间”。所载建筑图,大门、仪门、照壁相呼应,与大堂二堂三堂构成衙署中轴。仪门至大堂的通道,两侧先是东、西班房相对,为衙役当班之所;再向前,科房东、西相对,为户、礼、工等各项分设。二堂一侧“四勿斋”。这与大堂通常挂“明镜高悬”匾的“规定动作”有不同,以“四勿”颜额,算是一种个性化设置。

  中轴建筑之外,进大门,东边有关帝庙;西边为县狱,监狱北面一个小院是典史公署,典史为知县之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乾隆县志记,文昌阁三间,在“县署大门东,知县徐而发捐建”。文昌阁立于衙署墙外东南角,是风水学说中振兴文运的巽位。阁高三层,跨街而立,有照片存世。阁中祀文昌帝君也祀魁星,同治年续县志又记为魁星阁。津人习以县阁(阁,音“稿”)称之。县阁前街、县阁东胡同、县阁北实胡同这些地名,老城改造前一直在使用。运署西街之前的街名也有迹可寻,清代的皇会图载有“县署前混元盒高跷圣会”“县署前接香会”。

  徐而发为天津首任知县,曾参与组织文庙修缮,又捐建文昌阁,可见文化情结。其任内“兴利除弊,深惬舆情”,百姓献“忠孝廉洁”匾。其后得此荣誉者,道光年间有知县周栻。周栻“清正廉明,折狱如神,土棍敛迹”,绅民献匾县衙:“两月而治”。

  这座县衙的一些主官,为地方文史留下印迹。乾隆年间,知县张志奇启动第一部县志的纂修,命名城乡八景:三水中分、七台环向、溟波浴日、洋艘骈津、浮梁驰渡、广厦舟屯、南原樵影、西淀渔歌。知县朱奎扬主持重修海河叠道,做为遥堤,又是往来大沽的通衢。知县孙景曾增建县城隍庙于府庙之西。嘉庆六年(1801),大水淹城砖二十余级,知县沈长春堵塞四门,拒水城外。奖励城外划船救溺,“缒城而上者且千人,盖棚给粥”。灾后绘有《津门拯溺图》。道光十年(1830)瘟疫流行,知县陆费元鐄倡捐施药,躬自巡历,得救者众。乡人追念,入祀名宦祠。

  1840年鸦片战争改变了时代,为“县太爷”宦津染上浓重的近代色彩。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北伐,知县谢子澄招集练勇护城,后出击静海而殒命,朝廷谥“忠愍”,津城建祠。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引燃怒火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法国领事向知县刘杰开枪。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吕增祥摄县篆,“熟谙洋务”,且“有挟外势以凌人者,必据理力争”。他与启蒙思想家严复志趣相投,是相互切磋的挚友,严复译著《天演论》封面赫然刻印“吕增祥署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知县阮国桢《畿南济变纪略》中有关于“津乱实纪”的亲历史料。阮国桢继任者所见,是残墙断壁的县衙。后建起运署,民国老照片拍下大门情形。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已是校园、公园夹着民居院落的格局。公园在西,俗称“衙门花园”,后来挂起“向阳公园”牌子。东边一墙隔两校,运署西街小学靠南,红砖楼房教室;北门里小学居北,教室多为围成几个套院的青砖瓦房。北门里小学建教学楼时,仍保留下面阔七间的老建筑,作为校办工厂用房,所挂标志牌有“县衙遗址”字样。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