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曾向袁世凯呈文,“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此文得到袁的批准。自此,民国年间“春夏秋冬”四节便在全国盛行。这也为中秋节增加了官方法定性。
在1930年10月7日《益世报》中有一篇名为《津市民众依然过中秋》的文章,介绍了当年津城的热闹场景,其中描写时任公安局长张学铭犒赏属下的内容颇为详实。“昨日(1930年10月6日)为旧历中秋,市属各局,一律停止办公,无形中等于休假,街市要道,由公安局警察与保安各队并第二军士兵一部往来巡梭,事实戒备截至晚六时许,华界各处秩序甚佳。公安局长张学铭氏,为酬庸全体警士起见……大加犒赏、共度佳节……以示酬庸此次政局变更时各警劳苦维持治安之意”。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对于讲吃、会吃的“卫嘴子”来说,一桌美酒佳肴的宴席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届八月十五,津沽市面上的鲜鱼水菜便销量大增。看来张学铭也深谙天津卫的这一风俗,便有了公安局秋节犒赏的逸事。
张学铭(1908-1983),字西卿。张作霖次子、张学良胞弟,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1929年回国,任职东北军。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全国表示东北军拥护南京政府。后来,东北军接管天津。上文《益世报》报道中“此次政局变更”指的应是该事。同年9月26日,张学铭被委任为天津公安局局长。1931年3月,其出任天津市市长并兼任公安局局长。
由此,1930年的中秋节(1930年10月6日)便成了张学铭在津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个节日。“大加犒赏、共度佳节”为张学铭拉近下属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津市民众依然过中秋》还有一段属下登门拜谢的情景,这样写道:“又昨日(1930年10月6日)午前十一时许,全市各区所署长以下、三等巡官以上各员及各科处重要职员等,联袂赴英租界张局长公馆内,向张局长贺节,共去百余人颇为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