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初游津门

发布时间:2024-06-14     文章来源:今晚报

1911年7月,黄炎培到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特于天津下车游玩,并顺便考察了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等活动,使他心情颇为惬意。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城关镇人,清末举人。他是我国杰出的职业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911年7月10日,黄炎培由上海乘安平轮船北上,13日到塘沽,并下榻车站旁的新丰栈。14日由塘沽乘火车,晨六时,抵天津,在新车站(一名总站),即今天的北站下车。然后,他坐人力车至直隶女子师范学校,考察了该校及其附属小学。九时,过直隶总督署前新铁桥(金钢桥),到大胡同游玩,并在九华楼食虾仁面;本打算十时半乘火车入北京,而此时没有车。然后到天津公园,也称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游玩。公园前身是清初津门名士张霖的私家园林“思源庄”。《天津县新志》云:“迨张霖遭事被籍,亭馆荒凉,过其地者每兴今昔之感。霖曾孙映辰,恢复先业,起河北墓园,曰‘思源庄’,时有文人会集其地,规模虽隘,遗韵犹存,至今人乐道之。”清代末年推行新政,思源庄改为“劝业会场”,后改为河北公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园内设有劝业会场,并建有天津劝工展览馆,展出本省土产、外省货物,兼展外国货物样品。之后,园内又陆续增建图书馆、美术馆,办学校,集文化教育、工商业、娱乐于一体。

  黄炎培又到公园附近的商品陈列所,入览券每人二铜元,不巧的是,是日定为女宾游览日,谢绝中外男宾。因而,他改为参观直隶谘议局,认为其建筑式样,与江苏相仿。议长席设座三,开会时副议长同时列高座。山东、云南亦如此。索得文牍四册。午饭并梳剃毕,他还坐环城电车游览了天津老城,并看到有民立第四铁工场、宣讲所,并记下“是日,开国耻纪念会,途中车为之塞”。同时,细心的黄炎培将此次来津所见,亲手绘制了略图,并配有说明文字。下午四时五分,他乘火车赴京。途中,对座之一人,猝然问:“汝非黄炎培先生乎?”询之,为川沙人包瑞隆,在京津开建筑工场。曾在上海水木业工所见过黄炎培演说。七时抵京前门,包君导黄自水关入。是夜,整顿行李宿通州馆。黄炎培在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于1911年8月15日,在北京乘京汉车南下。这是黄炎培第一次来天津。

热门推荐
03-01-wx.png

微信服务号